岂图宝所千峰静,得奉清言一笑同。
意思:哪想到宝所千峰静,能为清谈一笑同。
出自作者[宋]曹勋的《和贺参政与应宣教诗应居与坟庐相近》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宁静致远,道德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感觉。首联“庵外山高水不穷,庵中道德与时隆。”描绘了庵外的自然景色,山高水长,美不胜收。而庵中则倡导道德,与时俱进,形成了内外兼美的画卷。这里也隐约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道德并重的理念。
颔联“岂图宝所千峰静,得奉清言一笑同。”中,诗人表示不求寻宝于千峰之间,而是享受与友人清谈,一笑而过的宁静生活。这里展现了诗人对于朴素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精神层面满足的追求。
颈联“幽筑禅扉俱不远,水光萝月冷相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幽静的庵堂与禅扉相近,水光与月色相交融,给人一种清冷、静谧的感觉。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禅宗哲理的理解和崇尚。
尾联“它年更约稽山老,共棹西溪十里风。”诗人期待未来能与友人再度相约,共同享受西溪十里风的清爽。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然的珍视,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道德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给人带来无尽的思考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