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薛昌之所居》 翠微应有雪,窗外见南山。

翠微应有雪,窗外见南山。

意思:翠微应该有雪,窗外看到南山。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题薛昌之所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所得乃清旷,寂寥常掩关。独来春尚在,相得暮方还。花白风露晚,柳青街陌闲。翠微应有雪,窗外见南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心境的诗作。 首联“所得乃清旷,寂寥常掩关”,描绘了诗人得到一处清静旷远的环境,常常关闭门户,表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独来春尚在,相得暮方还”,更增添了几分孤独与寂寥的意味,仿佛诗人独自一人,在春日的黄昏,偶然打开门扉,看到来访的友人离去。 颔联“花白风露晚,柳青街陌闲”,进一步描绘了清旷的环境和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花白、风露、晚景、柳青等意象,色彩鲜明,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颈联“翠微应有雪,窗外见南山”,笔锋一转,描绘了诗人的视线透过翠微山峦,看到了窗外的南山,仿佛山间也有白雪皑皑。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豁达,能够看到更远的地方,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鲜明,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清旷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寥的情感,但这种情感并没有影响到诗人的心境,反而增添了几分淡泊与豁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心境的佳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所得乃清旷,寂寥常掩关。
独来春尚在,相得暮方还。
花白风露晚,柳青街陌闲。
翠微应有雪,窗外见南山。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翠微

    读音:cuì wēi

    繁体字:翠微

    英语:blue mountain mists

    意思:
     1.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唐·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

  • 南山

    读音:nán shān

    繁体字:南山

    英语:nan

    意思:
     1.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巖巖。”
      ▶《汉书•

  • 应有

    读音:yīng yǒu

    繁体字:應有

    意思:(应有,应有)

     1.所有,一切。
      ▶唐·白居易《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录名奏来者。”
      ▶元·关汉卿《

  • 雪窗

    读音:xuě chuāng

    繁体字:雪窗

    意思:映雪的窗户,寒窗。
      ▶唐·郑谷《送太学颜明经及第东归》诗:“闲来思学馆,犹梦雪窗明。”
      ▶唐·黄滔《题友人山斋》诗:“句成苔石茗,吟弄雪窗棋。”
      ▶宋

  • 外见

    引用解释

    谓显现于外。《宋书·隐逸传序》:“夫隐之为言,迹不外见,道不可知之谓也。” 唐 韩愈 《杂说》四:“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读音:wài jià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