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梅杂诗》 昔年诗担过罗浮,曾见梅花一夕留。

昔年诗担过罗浮,曾见梅花一夕留。

意思:当年诗背过罗浮,曾见梅花一夜留。

出自作者[宋]张道洽的《咏梅杂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年诗担过罗浮,曾见梅花一夕留。翠凤几回清夜梦,月明还挂旧枝头。》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它以诗人的亲身经历为主题,描述了他在罗浮山(可能是一个地名)的一次特殊经历。 首两句“昔年诗担过罗浮,曾见梅花一夕留。”诗人描述了他曾经扛着诗担经过罗浮山,被那里的梅花一夕之间所吸引。这里的“诗担”是一个文学化的表达,意味着诗人带着他的诗笔,走过许多地方,记录下所见所感。而“梅花一夕留”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喜爱,一夜之间就被其美丽所打动。 接下来的两句“翠凤几回清夜梦,月明还挂旧枝头。”描绘了诗人对那晚的回忆,他多次在清夜梦中见到美丽的翠凤(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美丽、优雅的事物),而每次醒来,他都期待看到旧时的枝头上的明月。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那晚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他对罗浮山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欣赏。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艺术感染力的诗歌,通过诗人的经历和感受,唤起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自然的欣赏。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使人能够通过诗人的描绘,感受到罗浮山的美丽和神秘。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怀念的,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应该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年诗担过罗浮,曾见梅花一夕留。
翠凤几回清夜梦,月明还挂旧枝头。

关键词解释

  • 罗浮

    读音:luó fú

    繁体字:羅浮

    意思:(罗浮,罗浮)
    山名。在广东省·东江北岸。风景优美,为粤中游览胜地。
      ▶晋·葛洪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称为“第七洞天”。相传隋·赵师雄在此梦遇梅花仙女,后多为咏梅典实。

  • 昔年

    读音:xī nián

    繁体字:昔年

    短语:已往 往常 往昔 往 旧时 昔日 昔 以往 从前 往日 往时 过去

    英语:former years

    意思:往年;从

  • 梅花

    读音:méi huā

    繁体字:梅花

    短语:

    英语:plum blossom

    意思:
     1.梅树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

  • 过罗

    读音:guò luó

    繁体字:過羅

    意思:(过罗,过罗)
    草名。即苦丁。
      ▶《太平御览》卷九九八引沈怀远《南越志》:“龙州县有皋芦草,叶似茗,味苦涩,土人以为饮,今南海谓为过罗,或曰拘罗。”
      ▶清·郝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