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盐梅》 直须袖却和羹手,何必贪居鼎鼐间。

直须袖却和羹手,何必贪居鼎鼐间。

意思:只需手袖却和羹,何必贪图在鼎鼐之中。

出自作者[宋]李龙高的《盐梅》

全文创作背景

李龙高的《盐梅》是一首以盐梅为题材的诗歌,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盐梅的寓意:盐梅在古代常被用来比喻宰相或辅佐之臣,因为盐梅有调味之功,能够调和五味,使得国家政治变得和谐有序。因此,李龙高写《盐梅》可能受到了这种寓意的启发。 2. 社会背景:宋代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文化繁荣,士人阶层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李龙高写《盐梅》也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于士人阶层应该扮演的角色的看法和期望。 综上所述,李龙高的《盐梅》可能是在借盐梅之寓意,表达自己对于政治和士人角色的看法和期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世味明知可口难,到头终不换寒酸。
直须袖却和羹手,何必贪居鼎鼐间。

关键词解释

  • 何必

    读音:hé bì

    繁体字:何必

    短语:何苦

    英语:there is no need

    意思:
     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

  • 直须

    读音:zhí xū

    繁体字:直須

    意思:(直须,直须)

     1.应当;应。
      ▶唐·杜秋娘《金缕衣》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宋·欧阳修《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 和羹

    引用解释

    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唐 钱起 《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不愁懽乐尽,积庆在和羹。”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举朝水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