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楼望月》 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

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

意思:纤云溪上判断,疏柳影中秋。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南楼望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夜月为背景,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首联“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描绘了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每个家庭,而诗人独自爱着这栋高楼。这里的“家家望”和“亭亭楼”形成对比,一方面表现出月夜的普遍性和高楼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颔联“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色,淡淡的云层在月光下逐渐消散,稀疏的柳树在月光下形成美丽的影子。这里“纤云断”和“疏柳影”描绘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而“中秋”则点明了时间。 接下来的两联“渐映千峰出,遥分万派流。”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色。月光下的山峰逐渐显现出来,好像千峰竞秀;月光下的河流好像分开了众多的水道,流向远方。这里“千峰”和“万派”不仅描绘出景色的壮丽,也表现出诗人的开阔心胸。 最后一联“关山谁复见,应独起边愁。”诗人由景及人,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月光下的关山虽然美丽,但诗人却无法与家人团聚,只能独自想起远在边疆的亲人。这里的“边愁”不仅指思乡之情,也指对边疆生活的感慨和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开阔的心胸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
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
渐映千峰出,遥分万派流。
关山谁复见,应独起边愁。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云溪

    读音:yún xī

    繁体字:雲溪

    意思:(参见云溪,云谿)

    解释:1.见\"云溪\"。

    造句:

  • 柳影

    读音:liǔ yǐng

    繁体字:柳影

    意思:柳树婆娑的身影。
      ▶南朝·梁简文帝《伤离新体》诗:“柳影长横路,槐枝深隐人。”
      ▶前蜀·顾敻《虞美人》词:“凭栏愁立双蛾细,柳影斜摇砌。”
      ▶宋·陈造《陪

  • 中秋

    读音:zhōng qiū

    繁体字:中秋

    英语:(N) Mid-Autumn Festival

    意思:I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中秋节”。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

  • 纤云

    读音:xiān yún

    繁体字:纖雲

    意思:(纤云,纤云)
    微云;轻云。
      ▶《文选•傅玄<杂诗>》:“纤云时髣彿,渥露霑我裳。”
      ▶张铣注:“纤,轻也。”
      ▶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