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三峡》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意思:巫山夹青天,巴水这样。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上三峡》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巫山、巴水、黄牛等自然景色,以及行船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景色描绘:诗中首先描绘了巫山和巴水,巫山高耸入云,巴水蜿蜒流淌。接着诗人又将视线转向黄牛滩,黄牛滩是三峡中的一处险滩,水流湍急,船行其中颇为艰难。这些自然景色的描绘,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自然气息。 2.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青天无到时”和“不觉鬓成丝”等词句,表达了行船者的艰辛和时间的无情。行船者在巴水中前行,却发现青天似乎永远到达不了,时间也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他们的鬓发在艰辛的生活中变得斑白。这种情感的表达,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3. 语言运用: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如“巴水流若兹”、“三暮行太迟”等词句,都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行船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同时,诗人也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如“青天无到时”和“不觉鬓成丝”等,通过这些比喻和象征,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行船者的艰辛和时间的无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人的语言运用也十分出色,使这首诗成为了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巫山

    读音:wū shān

    繁体字:巫山

    英语:Mt. Wu, on the Changjiang River by the Three Gorges

    意思:
     1.战国·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

  • 青天

    读音:qīng tiān

    繁体字:青天

    英语:blue sky

    意思:
     1.指天。其色蓝,故称。
      ▶《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 水流

    读音:shuǐ liú

    繁体字:水流

    短语:湍流 溜 湍

    英语:stream

    意思:
     1.流动的水,流水。
      ▶孙犁《白洋淀纪事•看护》:“她顺着水流歪歪

  • 若兹

    读音:ruò zī

    繁体字:若茲

    意思:(若兹,若兹)
    如此。
      ▶《书•大禹谟》:“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