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双调】碧玉箫 四》 烛灭银台,宝鼎篆烟埋。

烛灭银台,宝鼎篆烟埋。

意思:蜡烛灭银台,宝鼎篆烟埋。

出自作者[元]关汉卿的《【双调】碧玉箫 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表现了一个寂静的夜晚,风在帘外轻轻吹拂,月亮洒满了空寂的台阶。银台的烛火已经熄灭,宝鼎的香烟也消散了。醉意中的人难以振作,只能勉强支撑。诗人邀请某人来,闲暇时一起谈论诗歌的才华。诗歌最后以“咍,定当的人来赛”结束,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一起赛诗的意愿。 整首诗歌渲染了一种宁静而又带有一些落寞的气氛,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诗人的孤独。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表现了自己对诗歌才华的热爱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帘外风筛,凉月满闲阶。
烛灭银台,宝鼎篆烟埋。
醉魂儿难挣挫,精彩儿强打挨。
那里每来,你取闲论诗才。
咍,定当的人来赛。

关键词解释

  • 银台

    读音:yín tái

    繁体字:銀檯

    解释:1.传说中王母所居处。 2.见\"银台门\"。 3.见\"银台司\"。 4.银质或银色的烛台。

    详细释义:1.本为宫门名。唐?李肇?翰林志:『

  • 宝鼎

    读音:bǎo dǐng

    繁体字:寶鼎

    英语:tripod

    意思:(宝鼎,宝鼎)

     1.古代的鼎。原为炊器,后以为政权的象徵,故称宝鼎。
      ▶《大盂鼎》:“盂用对王休,用乍(作)

  • 篆烟

    读音:zhuàn yān

    繁体字:篆煙

    意思:(篆烟,篆烟)
    盘香的烟缕。
      ▶宋·高观国《御街行•赋帘》词:“莺声似隔,篆烟微度,爱横影参差满。”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摺:“风裊篆烟不捲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