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足疾》 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夏复经秋。

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夏复经秋。

意思:脚有病不加也不好,绵春历夏又经秋。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足疾》

全文赏析

这首诗《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夏复经秋》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诗,通过对自身足疾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淡然处之、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 首联“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夏复经秋。开颜且酌樽中酒,代步多乘池上舟。”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的足疾,虽然痛苦但并不严重,经过一段时间的折磨,春夏秋冬,它依然存在,但诗人对此并未过于忧虑,反而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开怀畅饮樽中酒,乘池上舟代步。这一联通过描绘足疾的“无加”、“不瘳”,表现出诗人对疾病的淡然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颔联“幸有眼前衣食在,兼无身后子孙忧。”这一联则更进一步地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认为眼前的衣食是最重要的,无需担忧身后的子孙。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满足和对子孙的豁达,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颈联“应须学取陶彭泽,但委心形任去留。”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应该学习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放下心境,随遇而安。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自由态度,他愿意放下一切束缚,随心所欲地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足疾和表达对生活的态度,表现出一种淡然处之、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都是暂时的,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就能克服一切。同时,他也认为物质生活的重要性,但并不贪求,而是以一种豁达的态度对待。最后,诗人提出了学习陶渊明的生活态度,放下心境,随遇而安。这种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夏复经秋。
开颜且酌樽中酒,代步多乘池上舟。
幸有眼前衣食在,兼无身后子孙忧。
应须学取陶彭泽,但委心形任去留。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无加

    读音:wú jiā

    繁体字:無加

    意思:(无加,无加)

     1.没有增添。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官吏至庙,待之礼无加;田夫野老至庙,待之礼不减。”
     
     2.犹不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