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吟久。
意思:考虑了很久。
出自作者[宋]周邦彦的《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全文赏析
【注释】:
此词以大开大阖的结构,明朗蕴藉的意境和精炼传神的语言。抒写闺中女子初恋时的春日情思。词之上片是现境,过片以下三句是实写追思,结二句又收回现境,同时又挽合着昨日相见的回忆。整首词之词境由室内而窗外,而院落,再推向春风杨柳的空间。
上片写的是现境 。“灰暖香融销永昼,词境展开于室内,词中男主人公面对香炉 ,炉中 ,香料一点一点地销为暖灰 。袅为香气 ,暖香盈室。漫长的白昼,一点一点的流逝着。他显然在其味深长地体味着什么。“销永昼”三字,春日之深永,与情思之深永,交融而出。词境是安谧温馨溶溶泄泄的。后来李清照《醉花阴》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与此相似,但那是写愁闷,这是写欢愉,读下句便更其明显。“蒲萄架上春藤秀。”人物的视境转至窗外。下一“秀”字,窗前初生新叶的葡萄架上,顿时便春意盎然。这番明秀景致的观照,把欢愉的心情充分映衬出来。上句写春日之深永,此句写春色之明秀,皆是静景 ,下句则写动景,境展向院子里。“曲角栏干群雀斗 ”,下一“斗”字,写尽鸟雀之欢闹。即反映出其心情之欢愉,又反衬出所居之静谧,从而进一步暗示着那人此时情思之深永。下边两韵,将词境推向更加高远 。“清明后 ,风梳万缕亭前柳。”清明后,点时令,时当三月中,同时也是记下一个难忘的时间。歇拍描绘春风骀荡,柳条万缕婆娑起舞于碧空之中。笔致极为明秀欢快 。他究竟为何如此愉悦呢 ?揭示内蕴,是在下片。
过片以下三句是追思实写,即不用忆、念一类领字,直接呈示回忆中情景。“日照钗梁欲溜。”一道明亮的阳光照耀在这位女子的钗梁上 ,流转闪烁 。这一特写是真实的,它逼真地反映了初次见面的深刻印象。但又是别出心裁的,它比描写美目转盼更富有暗示性象征性,它启示着女子的美丽和自己感受的强烈而不可磨灭。全篇有此一句,精神百倍 。“循阶竹粉沾衣袖 。”沿阶新竹横斜,当她迎面走来时,竟不觉让竹粉沾上了衣袖。这一描写,暗示出女主人公内心的激动 。正是因为如此 ,她甚至于“拂拂面红如著酒”。其实 ,她是因初次相会的喜悦、幸福还有羞涩而陶醉了。那么,这次相会究竟是在何时呢?“沉吟久。昨宵正是来时候 。”原来,相见就在昨日里。沉吟久,不仅将上边逼真如在眼着的情景化为回忆,而且交代了上片永昼情思的全部内容 。今日整整一天,他都沉浸在欢乐的回忆中,足见他与女主人公一样因爱情而陶醉 词情至此,已将双方的幸福之感写出,意境臻于圆融美满。
陈迁焯《白雨斋词话 》言周词“ 视飞卿色泽较淡 ,意态却浓 ,温韦之外别有独至处。”他又认为:美成词妙处 ,“亦不外沉郁顿挫。顿挫故有姿态,沉郁则极深厚。即有姿态,又极深厚,词中三味亦尽于此矣。”这些评论,对于赏析此词是有启发的。
相关句子
- 沈吟。-- 出自《渡江云·燕泥衔杏雨》作者:[清]蒋春霖
- 沈吟处。-- 出自《梅子黄时雨·云宿江楼》作者:[宋]张矩
- 子细沈吟。-- 出自《减字木兰花·终宵忘寐》作者:[宋]黄庭坚
- 沈吟久。-- 出自《点绛唇·云亸宫鬟》作者:[宋]赵长卿
-
沈吟觉。-- 出自《点绛唇·虹玉横箫》作者:[宋]刘辰翁
- 沈吟久。-- 出自《渔家傲·宝瑟尘生郎去後》作者:[宋]陈克
- 沈吟无语。-- 出自《减字木兰花·空阶雨过》作者:[宋]石孝友
- 相见不在久,见久未必亲。-- 出自《送通判太博》作者:[宋]梅尧臣
- 久离别。-- 出自《长相思·长相思》作者:[隋]江总
- 神剑久迁移。-- 出自《经丰城剑池诗》作者:[南北朝]阴铿
- 楼上久踟躇。-- 出自《卖花声·楼上久踟躇》作者:[宋]张舜民
- 仙宫久离。-- 出自《惜奴娇·吾归矣》作者:[宋]巫山神女
- 城里久偷闲。-- 出自《浪淘沙·城里久偷闲》作者:[宋]惠洪
-
东阁久凄凉。-- 出自《浪淘沙·娇额尚涂黄》作者:[宋]马子严
- 徘徊久。-- 出自《渔家傲·秾李素华曾缟昼》作者:[宋]杨泽民
- 凝望久。-- 出自《摸鱼儿·计江南》作者:[宋]李裕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