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湖州歌九十八首》 翠鬟半亸倦梳妆,杨柳风前阵阵凉。

翠鬟半亸倦梳妆,杨柳风前阵阵凉。

意思:翠鬟半亸疲倦梳妆,杨柳风前阵阵凉。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湖州歌九十八首》

全文创作背景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组诗,这些诗的创作背景与宋王朝的灭亡和汪元量个人的经历密切相关。汪元量是南宋末期的宫廷琴师,随同三宫被俘北上,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诗篇,《湖州歌九十八首》就是其中之一。这组诗反映了汪元量对故国的深深怀念,表达了亡国之痛和哀怨凄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翠鬟半亸倦梳妆,杨柳风前阵阵凉。
弦索懒拈缩纤手,龙涎犹嚼口脂香。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杨柳风

    读音:yáng liǔ fēng

    繁体字:楊柳風

    意思:1.谓春风。

    解释:1.谓春风。

    造句:

  • 梳妆

    读音:shū zhuāng

    繁体字:梳妝

    英语:dress and make up

    意思:(参见梳妆,梳粧)

    近义词: 修饰、打扮、梳妆打扮、梳洗

    <
  • 杨柳

    解释

    杨柳 yángliǔ

    (1) [poplar and willow]∶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willow]∶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l

  • 翠鬟

    读音:cuì huán

    繁体字:翠鬟

    意思:
     1.妇女环形的髮式。
      ▶唐·高蟾《华清宫》诗:“何事金舆不再游?翠鬟丹脸岂胜愁?”明·梁辰鱼《浣纱记•越叹》:“春衫袖,血泪斑,风沙满面捲翠鬟。”
     

  • 柳风

    读音:liǔ fēng

    繁体字:柳風

    意思:(柳风,柳风)
    指春风。
      ▶唐·温庭筠《更漏子》词之二:“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元·贡师泰《遣怀》诗:“日入柳风息,月上花露多。”
      ▶

  • 前阵

    读音:qián zhèn

    繁体字:前陣

    意思:(前阵,前阵)
    先头部队。
      ▶《吕氏春秋•简选》:“吴·阖庐选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阵,与荆战,五战五胜,遂有郢。”
      ▶《宋史•吴璘传》:“初,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