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泊宁陵》 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意思:早上辞别杞国风微北,晚上停泊在宁陵月正南方。

出自作者[宋]韩驹的《夜泊宁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航行在汴水上的船只的诗,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诗中的语言和意象生动,让人感受到航行的快速、旅程的遥远以及自然的壮美。 首句“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描绘了船只在汴水上疾驰的场景,通过具体的数字“三百里”,让人对船速有了直观的感受。“扁舟东下更开帆”则展现了船只借助风力,一路向东的雄姿。 接下来,“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描述了航行中的时间和地点的变化,早晨离开杞国,风向微北,夜晚泊船在宁陵,月亮正好在南边。通过对风向和月位的描述,诗人巧妙地表现出时间的推移和地理位置的变化。 然后,“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这两句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岸边的老树和寒花,通过“挟霜鸣窣窣”和“垂露落毶毶”的描绘,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寒冷和萧瑟。 最后,“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航行中的感受,茫然不知道身处何处,只看到水和天的颜色都是蔚蓝的。这种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助,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航行在汴水上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了旅程的艰辛和自然的壮美。同时,诗人的情感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汴水日驰三百里,扁舟东下更开帆。
旦辞杞国风微北,夜泊宁陵月正南。
老树挟霜鸣窣窣,寒花垂露落毶毶。
茫然不悟身何处,水色天光共蔚蓝。

关键词解释

  • 正南

    读音:拼音:zhèng nán 五笔:ghfm

    正南的解释

    词语分解

    • 正的解释 正 è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峮 )。正襟危坐。 合于法则的:正当(刵 )。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