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二百零五首》 参饱丛林个样人,取饭不问谁家甑。

参饱丛林个样人,取饭不问谁家甑。

意思:参与饱丛林个样人,不管谁家取饭甑。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偈颂二百零五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禅意的诗,给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内心灵性的感觉。诗人通过描绘一种灵动、普应、超越声色、能动能静的存在状态,表现了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追求。 “一物长灵,十方普应”这两句,展示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灵性,无论是物还是人,都有其独特的灵性,而且这种灵性是十方普应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骑声跨色,超眺越听”这两句,表达了超越物质世界的感官体验,达到了心灵自由的境界。诗人以“骑声跨色”形象地描绘了超越声音和色彩的束缚,以“超眺越听”表现了超越视觉和听觉的局限,展现了心灵的广阔和自由。 “浩浩也能纵能横,如如也能动能静。” 这两句揭示了生命的浩渺无边和如如不动的内心境界。无论是浩渺无边还是如如不动,都是生命的真实写照,表现了生命的伟大和坚韧。 “参饱丛林个样人,取饭不问谁家甑。” 这两句则以丛林中的修行者为例,表现了追求内心灵性的人不在乎物质生活的贫富,只专注于精神的滋养。 “佛云常乞是清规,一切食中斯正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清规的尊崇,认为清规是保持内心清净的正途,而一切食物都是生命的正命,不应该有所分别。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禅意,通过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追求,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广阔。同时,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广阔。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物长灵,十方普应。
骑声跨色,超眺越听。
浩浩也能纵能横,如如也能动能静。
参饱丛林个样人,取饭不问谁家甑。
佛云常乞是清规,一切食中斯正命。

关键词解释

  • 谁家

    读音:shuí jiā

    繁体字:誰家

    意思:(谁家,谁家)

     1.何家,哪一家。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忍耐不住,按定

  • 不问

    读音:bù wèn

    繁体字:不問

    英语:pay no attention to

    意思:(不问,不问)

     1.不慰问。
      ▶《周礼•秋官•大行人》:“出入三积,不问壹劳。”

  • 丛林

    读音:cóng lín

    繁体字:叢林

    短语:树林 原始林 山林 树丛 林

    英语:jungle

    意思:(丛林,丛林)

     1.茂密的树林。
      ▶汉

  • 个样

    读音:gè yàng

    繁体字:個樣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