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江恨别》 重来别处无人见,芳草斜阳满渡头。

重来别处无人见,芳草斜阳满渡头。

意思:再次来到别的地方没有人看见,斜阳满芳草渡头。

出自作者[唐]罗邺的《春江恨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望断长川一叶舟,可堪归路更沿流。重来别处无人见,芳草斜阳满渡头》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和离愁的诗。它以一个离乡远游的人的视角,描绘了他在归途中的孤独和凄凉,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首句“望断长川一叶舟”,诗人以一种孤独的姿态出现在画面中,他站在江边,目光紧紧地盯着那条载着他远行的小船,仿佛要将这条小船望穿。这个描绘生动地展现出他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暗示了他的离别之苦。 “可堪归路更沿流”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归途的忧虑和无奈。他可能已经意识到,这条路可能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走,或者他已经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再继续前行。这一句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他可能已经意识到,这一别可能就是永别,他无法预知何时才能再次踏上归途。 “重来别处无人见”是诗中的转折点,也是诗人情感的爆发点。他可能已经意识到,即使他再次踏上归途,也可能再也找不到那个等待他的人了。这里既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也有对过去的怀念和遗憾。 “芳草斜阳满渡头”是诗的结尾,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夕阳西下,芳草萋萋,渡口空空如也,只有斜阳洒满整个渡头。这个画面充满了诗人的离愁和哀思,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离乡远游的人在归途中的孤独和凄凉,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中充满了情感和意象,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望断长川一叶舟,可堪归路更沿流。
重来别处无人见,芳草斜阳满渡头。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渡头

    读音:dù tóu

    繁体字:渡頭

    英语:ferry

    意思:(渡头,渡头)
    犹渡口。过河的地方。
      ▶南朝·梁简文帝《乌栖曲》之一:“採莲渡头拟黄河,郎今欲渡畏风波。”
      ▶五代

  • 斜阳

    读音:xié yáng

    繁体字:斜陽

    短语:残阳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斜阳,斜阳)
    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

  • 重来

    读音:chóng lái

    繁体字:重來

    意思:(重来,重来)

     1.再来;复来。
      ▶晋·陶潜《杂诗》之一:“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宋·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词:“兰苑未空,行人渐老,

  • 别处

    读音:bié chù

    繁体字:別處

    英语:elsewhere

    意思:(别处,别处)
    I
    分别而居。
       ▶唐·韩愈《双鸟诗》:“两鸟既别处,闭声省愆尤。”
    II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