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学者》 正临百尺竿,到此方进步。

正临百尺竿,到此方进步。

意思:面对百尺竿,到这里才进步。

出自作者[宋]李衡的《赠学者》

全文创作背景

《赠学者》是宋朝诗人李衡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环境: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作为当时的主要文化表现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交场合。同时,宋朝也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时代,学者和文人备受尊重。 2. 人际交往:李衡作为一个诗人和学者,与其他的文人学者有很多交往。他可能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朋友的赞美和鼓励,因此写下了这首《赠学者》。 3. 个人情感:诗歌往往也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想。李衡可能对学术有着深厚的热爱,或者对学者的辛勤付出有着深深的敬意,因此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些都是可能的创作背景,但要确定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要更多的历史文献和证据。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学诗如参禅,初不在言句。
伛偻巧承蜩,梓庆工削锯。
借问孰师承,妙处应自悟。
向来大江西,洪徐暨韩吕。
山谷擅其宗,诸子为之辅。
短句与长篇,一一皆奇语。
卓尔自名家,无愧城南杜。
君诗亦可人,羞作女工蠹。
正临百尺竿,到此方进步。
我性文字空,志在学农圃。
老矣甘摧颓,肯复事雕组。
少读三百篇,每自叹无补。
一念绝邪思,得处忘我所。
学诗如参禅,无舍亦无取。
立雪谩齐要,断臂徒自苦。
君欲问活法,活法无觅处。

关键词解释

  • 百尺

    读音:bǎi chǐ

    繁体字:百尺

    意思: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左思《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文选•鲍照

  • 百尺竿

    (1).古代表演杂技用的长竿。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上:“时教坊有 王大娘 者,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 瀛洲 、 方丈 ,令小儿持絳节,出入于其间,歌舞不輟。”
    (2).高的旗竿。 唐 李商隐 《咏史》:“ 北湖 南埭 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读音:bǎi chǐ gān

  • 进步

    读音:jìn bù

    繁体字:進步

    短语:进化 向上 升华

    英语:progress

    意思:(进步,进步)

     1.向前行步。
      ▶《敦煌变文集•张义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