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梦游三首》 窗前人静偏宜夜,户内春浓不识寒。

窗前人静偏宜夜,户内春浓不识寒。

意思:窗前人静偏应夜,室内春浓不知道寒冷。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梦游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美丽而温馨的夜晚,充满了诗情画意。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个绣幌银屏的景象,这是一个充满神秘和浪漫的场景,仿佛主人公的灵魂只有在梦中才能到达这里。这里的“绣幌”和“银屏”都是古代闺房中的装饰,它们象征着女子的美丽和神秘。 接着,诗中描述了窗前人静的场景,这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舒适。而户内春浓的描述则让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和温暖。这里的“春浓”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生机,而“不识寒”则暗示着室内温暖如春,无需担心寒冷。 诗中还描绘了主人公饮酒的场景,蘸甲递觞的动作和细腻的描写都让人感到主人公的优雅和从容。同时,诗中还表达了主人公的柔情蜜意,她含词忍笑,如同檀脂一样细腻。 最后,诗中提到了主人公想要知道自己的名字,而满县花开不姓潘的描述则让人感到一种浪漫和诗意。这表明主人公是一个美丽、温柔、有诗意的女子,她的美丽和魅力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美丽而温馨的夜晚,表达了主人公的柔情蜜意和浪漫情怀。它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浪漫气息,让人感到一种温馨和舒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绣幌银屏杳霭间,若非魂梦到应难。
窗前人静偏宜夜,户内春浓不识寒。
蘸甲递觞织似玉,含词忍笑腻于檀。
锦书若要知名字,满县花开不姓潘。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偏宜

    读音:piān yí

    繁体字:偏宜

    意思:最宜;特别合适。
      ▶前蜀·李珣《浣溪纱》词:“入夏偏宜澹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低矮矮的冠儿偏宜戴,笑吟吟地喜满香腮。”

  • 夜户

    读音:yè hù

    繁体字:夜戶

    意思:(夜户,夜户)
    夜间的门户。
      ▶南朝·梁简文帝《楚妃叹》诗:“幽闺情脉脉,漏长宵寂寂,草萤飞夜户,丝虫绕秋壁。”
      ▶唐·黄滔《明皇回驾经马嵬赋》:“莫不积恨绵绵,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