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省有宇宙,孰与今多儒。
意思:不记得有宇宙,比现在多读书。
出自作者[宋]陈傅良的《送王南强赴绍兴签幕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儒家的经典——孔孟之学为切入点,通过描绘社会对孔孟之学的尊崇,以及儒者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儒学思想的理解和思考。
首句“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描绘了一个普遍的景象,即人们普遍尊重孔孟之道,家家户户都诵读诗书。这反映了儒学在古代社会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
“未省有宇宙,孰与今多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儒者们的思考。宇宙之大,古人所知有限,他们可能并未意识到宇宙的广大,而今人却因为对儒学的深入理解,而对宇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这体现了儒学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也表达了诗人对儒学深入人心的赞扬。
“儒者道如砥,岂其自崎岖。”这两句诗表达了儒者的道路如同磨刀石一样平坦,但并非他们自己选择崎岖的道路。这反映了儒者们追求真理、追求道德的决心和勇气,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申以黄老废,贾以绛灌疎。”这两句诗描绘了儒者们在历史上的遭遇。黄老之学和贾谊、灌婴等人的影响使得儒者们受到冷落。这反映了儒学在历史上的曲折发展,也表达了诗人对儒学在历史长河中遭遇的感慨。
“汉家尝纷纷,政尔门户殊。”最后两句诗点明了主题,即汉家(汉朝)曾经纷扰不断,但儒学作为一门学问和思想,始终保持着其独立性和独特性,不受政治的影响。这体现了儒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表达了诗人对儒学的坚定信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孔孟之学、儒者生活状态以及儒学在历史上的遭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儒学的理解和思考。诗人赞美了儒学的深入人心,敬仰了儒者们的决心和勇气,感慨了儒学在历史上的曲折发展,并坚定了对儒学的信仰。这首诗充满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渴望,以及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