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风 李岩》 可怜残喘存呼吸,魂魄先归泉壤埋。

可怜残喘存呼吸,魂魄先归泉壤埋。

意思:可怜残存在呼吸困难,魂魄先归黄泉埋。

出自作者[当代]金庸的《古风 李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遭受蝗灾、旱灾双重打击的悲惨景象,描绘了百姓生活困苦、饥寒交迫、生死挣扎的凄凉情境。诗歌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和深情厚谊的表达,引起读者对灾民苦难生活的同情和关注。 诗歌开篇即点明“年来蝗旱苦频仍”,说明了灾害频繁,导致农作物被蝗虫嚼啮,收成欠佳,米价飙升,民生凋敝,处处不聊生。诗人通过描绘草根木叶充饥、儿女相向而哭、釜甑尘飞爨绝烟等细节,生动展现了灾民们饥寒交迫、无以为生的惨状。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揭示了官府豪强的暴行,他们横征暴敛、强取豪夺,使得百姓残喘存呼吸、魂魄归泉壤。这些描述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愤怒和悲痛,也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灾民苦难生活的同情。 最后,诗人以泪洒成点血班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这个悲惨世界的痛苦和无奈,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灾害频繁、民生凋敝的凄凉景象,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悲痛和愤怒,也唤起了读者对灾民苦难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年来蝗旱苦频仍,嚼啮禾苗岁不登。
米价升腾增数倍,黎民处处不聊生。
草根木叶权充腹,儿女呱呱相向哭。
釜甑尘飞爨绝烟,数日难求一餐粥。
官府微粮纵虎差,豪家索债如浪豺。
可怜残喘存呼吸,魂魄先归泉壤埋。
骷髅遍地积如山,业垂难过饥饿关。
能不教人数行泪,泪洒还成点血班。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关键词解释

  • 归泉

    读音:guī quán

    繁体字:歸泉

    意思:(归泉,归泉)
    归于黄泉。谓人死。
      ▶唐·刘禹锡《代慰王太尉薨表》:“方膺作翰之寄,遽迫归泉之期。”
      ▶明·高明《琵琶记•风木余恨》:“欲听鸡声来问寝,忽惊蚁

  • 残喘

    读音:cán chuǎn

    繁体字:殘喘

    英语:lingering breath of life

    意思:(残喘,残喘)

     1.衰老或垂死时的喘息。
      ▶唐·元结《再让容州表》:“

  • 魂魄

    读音:hún pò

    繁体字:魂魄

    英语:soul

    意思:
     1.古人想像中一种能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附体则人生,离体则人死。
      ▶《左传•昭公七年》:“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

  • 可怜

    读音:kě lián

    繁体字:可憐

    短语:怜 惜 体恤 怜惜 悯 不忍 同病相怜

    英语:pitiful

    意思:(可怜,可怜)

     1.值得怜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