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和后九首》 觉性灵明自若,本心利欲食之。

觉性灵明自若,本心利欲食之。

意思:觉得性灵明自如,本来心利要吃的。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又和后九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觉性灵明自若,本心利欲食之。
大观如梦如幻,小视坐忘坐驰。》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表达了对于人生和觉性的理解,强调了灵明自若的本心和利欲的冲突,以及大观如梦如幻的观念,小视坐忘坐驰的超脱。 首先,“觉性灵明自若”表达了对于自我觉知和灵明本性的肯定。这里的“自若”意味着自由自在,不受外界干扰,能够清晰地感知自我和世界。 “本心利欲食之”则表达了本心和利欲之间的冲突。本心是指内心的善良、正义和道德,而利欲则是指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诗人用“食之”来形象地表达这种冲突,意味着本心和利欲相互对立,难以平衡。 “大观如梦如幻”是诗人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大梦,一切都是虚幻的。这种观念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过分追求虚无的东西。 “小视坐忘坐驰”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诗人认为,人们应该放下世俗的纷扰,忘记自我,达到一种无我无物的境界。这种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被外界所干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和觉性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内心的自由、平静和超脱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要保持内心的灵明自若,不被外界所干扰,追求内心的平衡和超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觉性灵明自若,本心利欲食之。
大观如梦如幻,小视坐忘坐驰。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利欲

    读音:lì yù

    繁体字:利欲

    英语:desire for gain

    意思:对私利的欲望。
      ▶汉·蔡邕《故太尉乔公庙碑》:“雅性谦克,不吝于利欲。”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

  • 性灵

    读音:xìng líng

    繁体字:性靈

    英语:personality; temperament; character

    意思:(性灵,性灵)

     1.内心世界。泛指精神、思想、情感等。

  • 本心

    读音:běn xīn

    繁体字:本心

    英语:conscience

    意思:
     1.天性,天良。
      ▶《孟子•告子上》:“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此之谓失其本心。”
      ▶

  • 觉性

    读音:jué xìng

    繁体字:覺性

    意思:(觉性,觉性)
    佛教语。谓能断离一切迷惘而开悟真理的本性。
      ▶南朝·梁·沈积《梁武帝<立神明成佛义记>序》:“莫能精求,互起偏执,乃使天然觉性自没。”
      ▶宋·

  • 灵明

    引用解释

    1.指太阳的御者 羲和 。 汉 焦赣 《易林·噬嗑之鼎》:“三足孤乌,灵明为御。”

    2.神灵,神明。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

    3.明洁无杂念的思想境界。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四:“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 宋 苏辙 《劝子瞻修无生法

  • 自若

    读音:zì ruò

    繁体字:自若

    英语:coolly

    意思:镇静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国语•越语下》:“自若以处,以度天下,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