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舒著作重授省郎赴阙》 三岁相依在洛都,游花宴月饱欢娱。

三岁相依在洛都,游花宴月饱欢娱。

意思:三年相依在洛阳,游花宴月饱欢乐。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送舒著作重授省郎赴阙》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三岁相依在洛都,游花宴月饱欢娱》,是一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中描绘了作者与伴侣在洛阳度过的无忧无虑的三年,以及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首句“三岁相依在洛都”,直接点明了作者与伴侣在洛阳相依为命已经三年,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的“游花宴月饱欢娱”描绘了他们在洛阳的繁华生活中尽情享受花前月下、宴饮欢娱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他们的快乐生活。 “惜别笙歌多怨咽,愿留轩盖少踟蹰”这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作者与伴侣惜别,笙歌中充满了哀怨,作者希望离别后伴侣能多留片刻,但现实是轩盖渐行渐远,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不多。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 “剑磨光彩依前出,鹏举风云逐后驱”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他们分别后,作者依然怀揣着希望,磨剑、举鹏,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从此求闲应不得,更能重醉白家无?”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他们分别后,作者可能无法再像过去那样悠闲自在,但他依然希望能再次像过去那样沉醉于美酒之中,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伴侣在洛阳的美好时光以及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岁相依在洛都,游花宴月饱欢娱。
惜别笙歌多怨咽,愿留轩盖少踟蹰。
剑磨光彩依前出,鹏举风云逐后驱。
从此求闲应不得,更能重醉白家无?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欢娱

    读音:huān yú

    繁体字:歡娛

    英语:happy; joyous; gay

    意思:(参见懽娱,欢娱)

    近义词: 欣喜、欢喜、欢畅、欢快、欢乐、欢欣、欢腾

  • 相依

    读音:xiāng yī

    繁体字:相依

    短语:就 倚 比 促 把 附 偎 挨

    英语:depend on each other

    意思:互相依靠。
      ▶《左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