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上天竺》 至乐存箪食,浮名类触藩。

至乐存箪食,浮名类触藩。

意思:最好保存生活,浮名类触藩。

出自作者[宋]吕祖谦的《游上天竺》

全文赏析

这首诗《净域何虚寂,居然隔市喧》是一首对寺庙生活的赞美诗,它描绘了一个宁静、与世隔绝的寺庙环境,以及僧人们的超然物外和淡泊名利的品质。 首句“净域何虚寂”是对寺庙环境的赞美,表达了寺庙的清净和寂静,没有世俗的喧嚣和纷扰。第二句“居然隔市喧”进一步强调了寺庙与外界的隔离,仿佛是隔绝了市井喧嚣的地方,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接下来,“僧来混不语,吾亦欲忘言”描述了僧人们的形象和品质。他们沉默寡言,与世无争,让人想要忘却尘世的纷扰和言语。这种描述体现了僧人们的超然物外和淡泊名利的品质,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至乐存箪食”一句,表达了对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在这里,僧人们享受着简单的食物和快乐,没有过多的追求名利和物质享受。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最后,“浮名类触藩”和“行行返初服,贲趾老丘樊”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他觉得虚浮的名利就像触手可及的篱笆一样容易失去,因此他想要离开世俗的生活,回归初服(即最初的服装,代指自然、质朴的生活),前往安静的乡村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环境和僧人们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净域何虚寂,居然隔市喧。
僧来混不语,吾亦欲忘言。
至乐存箪食,浮名类触藩。
行行返初服,贲趾老邱樊。

关键词解释

  • 至乐

    引用解释

    最高妙的音乐。《庄子·天运》:“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吕氏春秋·制乐》:“欲观至乐,必於至治。”《大戴礼记·王言》:“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

    最大的快乐。《庄子·至乐》:“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晋 陆机 《招隐》诗:“至乐非有假,安事浇醇朴。” 明

  • 浮名

    读音:fú míng

    繁体字:浮名

    英语:bubble reputation

    意思:虚名。
      ▶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诗:“伊余秉微尚,拙讷谢浮名。”
      ▶宋·林逋《和酬泉南陈贤良

  • 食浮

    读音:shí fú

    繁体字:食浮

    意思:谓俸禄优厚,超过才能所应得。语出《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唐·刘禹锡《代赐谢春衣表》:“臣素乏器能,谬膺驱使,每惭效薄,常惧食浮。”

  • 触藩

    读音:chù fān

    繁体字:觸藩

    意思:(触藩,触藩)

     1.以角抵撞藩篱。
      ▶《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
      ▶汉·董仲舒《士不遇赋》:“努力触藩,徒摧角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