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意思:鸿雁已经飞回而音信毫无依凭,路途遥远梦中要回去也难形成。
出自作者[唐]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
全文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离愁别恨。乾德四年(966),李煜弟从善入宋不得归。他思弟深苦,遂作此词。词并未拘泥与此一情,而是虚笔点染,描绘出一种扩大的感情境界与氛围。词的开篇,点明事由与季节。为什么在春意正浓.春光明媚之时,却说“触目柔肠断”呢?原是“别来”之阴影笼罩了一切,触目之景还是“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砌下”“还满”写出落花之多.伫立之久,表现了词人无限哀伤的情怀和形象。过片紧承“别来”二字,“雁来音信无凭”既是景象的转换,也是情感深入,谓雁能传书,但是雁来人不来,雁归人不归,徒增愁恨。“路遥归梦难成”又翻进一层,为所怀念之人设想,语意奇特,委婉之至。结尾二句以远接天涯.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愁别恨,形象生动,贴切自然;在语法上一波三折,在语意上一唱三叹,顿挫有致,情韵俱生。
------------------------------------------
此词系后主乾德四年(966)其弟从善入宋久不得归,因思念而作。
【简析】:
上片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欲去还来;而下片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无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歇拍两句从动态写出离恨的随人而远,尤显生动,为人所称。
-------------------------------------------
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
词的上片,开篇即直抒胸臆、毫无遮拦地道出郁抑于心的离愁别恨。一个“别”字,是起意,也是点题,单刀直入,紧扣人心。李煜前期作品中因各种原因,这种开篇直抒胸臆的不多,但中、后期作品中不少,想必是生活际遇之大变,作者的感情已如洪水注池、不泄不行罢。“春半”有人释为春已过半,有理,但如释为相别半春,亦有据,两义并取也无不可。接下二句承“触目”来,“砌下落梅如雪乱”突出一个“乱”字,既写出了主人公独立无语却又心乱如麻,也写出了触景伤情景如人意的独特感受,用生动的比喻把愁情说得明白如见。“拂了一身还满”,前有“拂”字,显见有主人公克制定念的想法,但一个“满”字,却把主人公那种无奈之苦、企盼之情、思念之深刻画得至真至实。上片的画面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而又动静结合的,直抒胸臆中见委婉含蓄,活泼喻象中透深沉凝重。
他之所以久久地站在花下,是因为在思念远方的亲人。“雁来”两句把思念具体化。写出作者盼信,并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亲人。古代有大雁传书的故事。西汉时,苏武出使北方,被匈奴扣留多年。但他坚贞不屈。汉昭帝派使臣要匈奴释放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死。使臣知苏武未死,假称皇帝曾射下大雁,雁足上系有苏武的书信说他正在匈奴的某地。匈奴听了,只得将苏武放回。所以作者说,他看到大雁横空飞过,为它没有给自己带来书信而感到失望。他又设想,和亲人在梦中相会,但“路遥归梦难成”,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恐怕他的亲人在梦中也难以回来。古人认为人们在梦境中往往是相通的。对方作不成“归梦”,自己也就梦不到对方了。梦中一见都不可能,思念万分之情溢于言表,从而更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思念之切。他怀着这种心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就像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无论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眼前,使人无法摆脱。这个结句,比喻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
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而内蕴,上下两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笔力透彻,尤其在喻象上独到而别致,使这首词具备了不同凡品的艺术魅力。
相关句子
- 人去歌酒歇,雁来音信稀。-- 出自《山居杂诗九十首》作者:[宋]曹勋
- 去路遥。-- 出自《长相思·去路遥》作者:[宋]谭宣子
- 归路遥。-- 出自《长相思·去路遥》作者:[宋]谭宣子
- 路遥。-- 出自《河传·湖上》作者:[唐]温庭筠
- 奈烟水、龙沙路遥。-- 出自《太常引 端阳日当母诞不得归》作者:[元]陈孚
- 便回首仙凡路遥。-- 出自《柳梢青 以上一百零三首,见石莲庵汇刻遗山》作者:[元]元好问
- 扑面征尘去路遥。-- 出自《鹧鸪天 东阳道中》作者:[宋]辛弃疾
- 欲寄书,天路遥。-- 出自《思美人》作者:[明]刘基
- 雁来书不到。-- 出自《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作者:[宋]李之仪
- 云间征雁来。-- 出自《菩萨蛮·栏干六曲天围碧》作者:[宋]孙道绚
- 雁来书有无。-- 出自《菩萨蛮·无情最是江头柳》作者:[宋]辛弃疾
- 雁来犹未准。-- 出自《谒金门·山隐隐》作者:[元]邵亨贞
- 休言无雁来。-- 出自《菩萨蛮·江风漠漠寒山碧》作者:[宋]侯置
- 回书与雁来。-- 出自《菩萨蛮·白云孤映遥山碧》作者:[元]王庭筠
- 雁来人忆家。-- 出自《菩萨蛮·照溪梅雪和烟堕》作者:[宋]苏庠
- 故人音信稀。-- 出自《破阵子·黯黯凄凄草色》作者:[元]梁寅
- 音信难凭。-- 出自《浪淘沙·雨溜和风铃》作者:[宋]金淑柔
- 音信全稀。-- 出自《风入松·王孙去後几时归》作者:[宋]孙居敬
- 音信杳。-- 出自《玉漏迟 题阙》作者:[元]白朴
- 别来音信千里。-- 出自《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作者:[宋]晏殊
- 虽有近音信。-- 出自《赠祖三咏》作者:[唐]王维
- 音信千里绝。-- 出自《望夫山》作者:[唐]李白
- 天长音信短。-- 出自《寄远其五》作者:[唐]李白
- 可怜音信绝。-- 出自《谒金门·愁万叠》作者:[宋]黄机
- 音信杳。-- 出自《侧犯·篆销馀馥》作者:[宋]袁去华
- 后约无凭。-- 出自《浪淘沙·後约无凭》作者:[宋]杜安世
- 梦无凭。-- 出自《昭君怨·门外春风几度》作者:[宋]王从叔
- 醉亦无凭。-- 出自《浪淘沙·愁似晚天云》作者:[宋]萧汉杰
- 最无凭。-- 出自《江城子·纷纷都说会双星》作者:[宋]陈著
- 恨无凭。-- 出自《江神子/江城子》作者:[宋]张继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