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虞美人·无聊》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

意思:倚楼放眼非常忧愁的情绪,再对东风语。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虞美人·无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情感、表达深沉的诗。诗人通过对花、楼台、战场、风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深深的愁绪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描绘了诗人在无聊之余,笑着捻动花枝,却又处处听到杜鹃啼血的悲鸣。这里的“鹃啼血”形象地描绘了悲剧和痛苦的氛围,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哀伤。 “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诗人期望美好的花朵应该映衬在美好的楼台之上,而不是在秦关蜀栈的战场旁边开放。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和苦难的厌恶。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诗人倚楼远望,深感愁绪,又对东风诉说。这里的“东风”可以被理解为自然的力量,诗人向其诉说,表达了对命运无法掌控的无奈。 最后一句“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诗人希望好风不要再吹动战旗,而是早早地将如雪般的鲥鱼送过江东。这里再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战争早日结束,人民能够过上安宁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和人文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和苦难的痛苦和厌恶。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
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
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极目

    读音:jí mù

    繁体字:極目

    短语:一览 一览无余

    英语:look as far as the eye can

    意思:(极目,极目)

     1.满目;充满视野。

  • 东风

    读音:dōng fēng

    繁体字:東風

    英语:east wind

    意思:(东风,东风)

     1.东方颳来的风。
      ▶《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 愁绪

    读音:chóu xù

    繁体字:愁緒

    短语:

    英语:melancholy

    意思:(愁绪,愁绪)
    忧愁的心绪。
      ▶南朝·梁简文帝《阻归赋》:“云向山而欲敛,雁疲

  • 倚楼

    读音:yǐ lóu

    繁体字:倚樓

    意思:(倚楼,倚楼)
    倚靠在楼窗或楼头栏干上。
      ▶唐·杜甫《江上》诗:“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宋·黄庭坚《南乡子•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词:“诸将说封侯,短

  • 风语

    读音:fēng yǔ

    繁体字:風語

    意思:(风语,风语)

     1.谓风发出声音,如人说话。
      ▶元·黄溍《重登云黄山》诗:“林辉宝灯烧,风语金铎撼。”
     
     2.虚浮不实的话。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