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即事黄州作》 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意思:莫笑一挥手向东下计算,满秋浪江碧参差不齐。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即事黄州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深深思考。 首联“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七月诗”,诗人开始就描绘出一种历史的场景,上党是古地名,在今山西长治一带,曾是春秋时韩国地。这里诗人借指自己的故土。三年战乱,让人思念,诗人一边悠闲地吟咏周公的《七月》诗,一边思考着历史的变迁。这里既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怀念,也流露出对当前战乱的不安。 颔联“竹帛未闻书死节,丹青空见画灵旗”,这一联是诗人的转折,他开始思考历史人物在生死关头的节操。诗句中透露出对那些在危难时刻仍坚守节义之士的敬仰,同时也对那些在史书和画中留下痕迹的英勇事迹表示赞叹。 颈联“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诗人描绘出一种萧条破败的城市景象,就如同鱼尾划过的水面,预示着未来的动荡不安。早晚干戈四起,预示着战争的威胁。这里既有对当前现实的描绘,也有对未来可能的担忧。 尾联“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一种战略决策的深思熟虑。即使有人嘲笑这种东下的策略,诗人却坚信,那碧绿的江浪会证明这一决策的正确性。这里既有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也有对未知挑战的坚韧不拔。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性的复杂性的理解,对历史和未来的深深思考。这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因思上党三年战,闲咏周公七月诗。
竹帛未闻书死节,丹青空见画灵旗。
萧条井邑如鱼尾,早晚干戈识虎皮。
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参差

    读音:cēn cī

    繁体字:參差

    英语:irregular

    意思:(参差,参差)

     1.不齐貌。
      ▶《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汉·张衡《西京

  • 一麾

    读音:yī huī

    繁体字:一麾

    意思:
     1.犹一挥,有发令调遣意。
      ▶汉·王充《论衡•感虚》:“襄公志在战,为日暮一麾,安能令日反?”
     
     2.形容举事简捷。
      ▶宋·范仲淹《寄石学

  • 东下

    读音:dōng xià

    繁体字:東下

    意思:(东下,东下)

     1.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
      ▶《史记•淮阴侯列传》:“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