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出峡风涛壮,短褐行湘天地宽。
意思:小船在风浪大峡谷,粗布行湘天地宽。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草堂》
全文创作背景
《草堂》是宋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草堂有关。杜甫曾在成都建造了一座草堂,并在此居住,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汪元量在游览草堂时,感慨于杜甫的英雄气概和诗歌成就,同时也对草堂的荒凉破败感到悲伤,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在诗中,汪元量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通过对草堂的描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诗中的“鸣鸠孔燕归何处,野草闲花护短墙”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草堂的破败荒凉景象,寓意着社会的衰败和人才的流失。
综上所述,《草堂》是汪元量在游览杜甫草堂时,感慨于历史和现实而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才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