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赴和州于武昌县再遇毛仙翁十八兄因成一绝》 又得案前亲礼拜,大罗天诀玉函封。

又得案前亲礼拜,大罗天诀玉函封。

意思:又到桌子前亲自礼拜,大罗分手玉函。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赴和州于武昌县再遇毛仙翁十八兄因成一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武昌山下蜀江东,重向仙舟见葛洪。又得案前亲礼拜,大罗天诀玉函封。》,作者是佚名。 这首诗的开头“武昌山下蜀江东”描绘了武昌山下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正在前往蜀地的船上。诗人再次看到了葛洪的仙舟,这可能暗示着诗人对道家神仙思想的向往和追求。 “又得案前亲礼拜”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道家经典的敬仰和虔诚,他希望能够得到道家真传,获得智慧和力量。 “大罗天诀玉函封”则描绘了道家经典的神秘和珍贵,诗人得到了大罗天诀的玉函封,这可能意味着他即将获得道家真传,成为一位真正的道家弟子。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道家经典的敬仰和虔诚。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道家思想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道家真传的渴望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着神秘和追求的诗歌,它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热爱和执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道家真传的渴望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武昌山下蜀江东,重向仙舟见葛洪。
又得案前亲礼拜,大罗天诀玉函封。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大罗

    读音:dà luó

    繁体字:大羅

    意思:(大罗,大罗)

     1.即大罗天。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三清上曰大罗。”
      ▶唐·王建《同于汝锡游降圣观》诗:“秦时桃树满山坡,骑鹿先生降大罗

  • 礼拜

    读音:lǐ bài

    繁体字:禮拜

    英语:worship

    意思:(礼拜,礼拜)

     1.古代礼节,对人施礼祝拜以示敬。
      ▶汉·班固《白虎通•姓名》:“人拜所以自名何?所以立号自纪

  • 亲礼

    读音:qīn lǐ

    繁体字:親禮

    意思:(亲礼,亲礼)

     1.亲戚宴饮之礼。
      ▶《国语•周语中》:“亲戚宴飨,则有餚烝……余一人敢设饫禘焉,忠非亲礼,而干旧职,以乱前好?”韦昭注:“忠,厚也。亲礼,亲戚宴

  • 罗天

    读音:luó tiān

    繁体字:羅天

    意思:(罗天,罗天)
    即大罗天。
      ▶《云笈七籤》卷二一:“于此界外八方世界,皆上有罗天重重,别置日月、五星、二十八宿,亦与南天下宛利同无异也。”参见“大罗天”。

  • 函封

    读音:hán fēng

    繁体字:函封

    意思:用匣子盛而封之。
      ▶《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于期之首函封之。”
      ▶唐·薛用弱《集异记补编•叶法善》:“会吐蕃遣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