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殢人娇》 一叶秋高,向夕红兰露坠。

一叶秋高,向夕红兰露坠。

意思:一片叶子秋季高,到了晚上红兰露水坠。

出自作者[宋]晏殊的《殢人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充满了宁静、美丽和祝福的气氛。让我们逐步赏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开头“一叶秋高,向夕红兰露坠。”就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高高的树叶在秋风中摇曳,夕阳的余晖映照着红色的兰花上,露珠从花瓣上滑落。这里的“一叶秋高”给人一种秋高气爽的感觉,而“向夕红兰露坠”则描绘了夜晚的到来,以及红兰在夜晚中的美丽。 “风月好、乍凉天气。”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美丽和舒适,凉爽的天气让人感到舒适。 “长生此日,见人中嘉瑞。”这两句诗表达了祝福和希望,希望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能够长寿,并像“嘉瑞”一样幸福。 “斟寿酒、重唱妙声珠缀。”描绘了宴会上的情景,人们斟满了酒,再次唱起了美妙的歌曲,歌声中充满了祝福。 “凤莞移宫,钿衫回袂。”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华丽和欢乐,凤冠和钿钗的移动,展示了宴会的热闹和欢乐。 “帘影动、鹊炉香细。”帘幕在风中摇动,鹊炉中散发着细腻的香气。这描绘了一个安静而华丽的夜晚场景。 最后,“南真宝箓,赐玉京千岁。”和“良会永、莫惜流霞同醉。”表达了长久的友谊和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同时也充满了祝福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天的夜晚为背景,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和氛围,表达了祝福、希望和欢乐的情感。它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充满了美丽和温馨的气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叶秋高,向夕红兰露坠。
风月好、乍凉天气。
长生此日,见人中嘉瑞。
斟寿酒、重唱妙声珠缀。
凤莞移宫,钿衫回袂。
帘影动、鹊炉香细。
南真宝箓,赐玉京千岁。
良会永、莫惜流霞同醉。
作者介绍 晏殊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关键词解释

  • 红兰

    读音:hóng lán

    繁体字:紅蘭

    意思:(红兰,红兰)
    兰草的一种。
      ▶南朝·梁·江淹《别赋》:“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罹霜。”

    解释:1.兰草的一种。

  • 一叶

    读音:yī yè

    繁体字:一葉

    意思:(一叶,一叶)

     1.一片叶子。
      ▶《列子•说符》:“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之生物,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唐·李白《

  • 秋高

    引用解释

    谓秋日天空澄澈、高爽。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 陈润 《赋得秋河曙耿耿》:“晚望秋高夜,微明欲曙河。” 唐 翁承赞 《题壶山》诗:“秋高巖溜白,日上海波红。”

    读音:qiū gāo

  • 向夕

    读音:xiàng xī

    繁体字:曏夕

    意思:傍晚;薄暮。
      ▶晋·陶潜《岁暮和张常侍》诗:“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唐·刘长卿《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诗:“向夕敛微雨,晴开湖上天。”
      ▶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