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斋心》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

意思:女萝覆盖的石头墙壁,溪水被蒙胧。

出自作者[唐]王昌龄的《斋心》

全文赏析

这首诗《女萝覆石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生活状态的美妙诗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中描绘了女萝攀附在石壁上,溪水在朦胧中流淌。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幽静、清新的感觉。接着,诗中又描绘了紫葛,也就是野葛,蔓延生长,开出黄色的花朵,在寒露中显得格外娟秀。 然后,诗人转向了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早晨他饮用了花上的露水,夜晚则卧于松涛之声中。这里,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他的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云英化为水,光彩与我同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日月荡净心神,天宇空旷无垠,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以及对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关键词解释

  • 石壁

    读音:shí bì

    繁体字:石壁

    英语:cliff; precipice

    意思:陡立的山巖。
      ▶晋·葛洪《神仙传•孙博》:“山间石壁,地上盘石,博入其中,渐见背及两耳,良久都没。”
     

  • 溪水

    读音:xī shuǐ

    繁体字:溪水

    意思:指从山里流出来的水流。
      ▶《三国志•吴志•朱桓传》:“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广三十余丈,深者八九尺,浅者半之,诸军勒兵渡去,桓自断后。”
      ▶唐·王建《赠华州郑大夫》诗

  • 女萝

    读音:nǚ luó

    繁体字:女蘿

    英语:Uanea longissima

    意思:(女萝,女萝)
    亦作“女罗”。
     植物名,即松萝。多附生在松树上,成丝状下垂。
      ▶《诗•小雅•頍

  • 濛胧

    读音:拼音:méng lóng

    濛胧的解释

    模糊不清貌。 唐 王昌龄 《斋心》诗:“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朧。”

    词语分解

    • 濛的解释 濛 é 〔空濛〕见“ 〔溟濛〕见“ 同“蒙”④。空”。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