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日杂咏,集杜》 思家步月清宵立,月傍关山几处明?

思家步月清宵立,月傍关山几处明?

意思:我思念家乡,忆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月亮靠近关山几处明?

出自作者[近代]宁调元的《冬日杂咏,集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边秋阴》,作者是宋代诗人华岳。这首诗以边疆士兵的口吻写成,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四海十年不解兵”直接点明战争的持续时间和残酷性。十年期间,四海之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士兵们一直在承受着战争的折磨。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悲壮的基调。 第二句“人今罢病虎纵横”则直接描述了战争对士兵身体的摧残,使他们疲惫不堪,如同病虎。这一句深刻揭示了战争对士兵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使人深感同情。 接下来的两句“思家步月清宵立,月傍关山几处明?”是诗人对士兵心理活动的描绘。他们为了远离家乡,为了远离战争,只能在月下独自徘徊,思念家乡,期盼和平。然而,月亮依旧高悬,却不知道它照亮了关山的哪几处。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以士兵的视角出发,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士兵的疲惫以及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使人深感同情和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海十年不解兵,人今罢病虎纵横。
思家步月清宵立,月傍关山几处明?
作者介绍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关键词解释

  • 关山

    读音:guān shān

    繁体字:關山

    英语:frontier passes and mountains

    意思:(关山,关山)

     1.关隘山岭。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

  • 步月

    读音:bù yuè

    繁体字:步月

    英语:to stroll beneath the moon

    意思:
     1.谓月下散步。
      ▶《南史•王藻传》:“至于夜步月而弄琴,昼拱袂而披卷,一生之内

  • 清宵

    读音:qīng xiāo

    繁体字:清宵

    意思:清静的夜晚。
      ▶南朝·梁·萧统《钟山讲解》诗:“清宵出望园,诘晨届钟岭。”
      ▶宋·柳永《轮臺子》词:“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鸡唤觉。”
      ▶清·洪昇《长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