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池》 洗浪清风透水霜,水边闲坐一绳床。

洗浪清风透水霜,水边闲坐一绳床。

意思:洗是清风穿过水霜,河边闲坐一绳床。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秋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洗浪清风透水霜,水边闲坐一绳床。眼尘心垢见皆尽,不是秋池是道场》是一首描绘宁静水边坐禅场景的诗,它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刻理解。 首句“洗浪清风透水霜”,描绘了水浪轻柔、清风透心凉、水面上带着霜意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里的“洗浪”形象地表达了水浪洗涤尘埃、净化心灵的效果,“清风透水霜”则进一步强调了清风的清爽和水的清凉,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 “水边闲坐一绳床。”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坐在水边的一张绳床上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入理解和追求。绳床在这里象征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也代表着诗人对禅理的追求和向往。 “眼尘心垢见皆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刻理解。这里的“眼尘心垢”指的是世俗的烦恼和心灵的污垢,而“皆尽”则表达了禅修的效果,即通过禅修来消除这些烦恼和污垢。 最后一句“不是秋池是道场”,是对禅修场所的赞美,诗人认为这个看似普通的池塘并不是普通的秋池,而是修行悟道的道场。这里再次强调了禅修的重要性,以及诗人对禅理的深深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水边坐禅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象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洗浪清风透水霜,水边闲坐一绳床。
眼尘心垢见皆尽,不是秋池是道场。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闲坐

    读音:xián zuò

    繁体字:閑坐

    英语:sit back for a chat or enjoy one\'s leisure

    意思:(闲坐,闲坐)
    亦作“闲坐”。
     闲暇时坐着没事做

  • 透水

    读音:tòu shuǐ

    繁体字:透水

    意思:跳水,跳进水里自杀。
      ▶《北史•王思政传》:“城上人以长钩牵船,弓弩乱发。
      ▶绍宗(慕容绍宗)穷急,透水而死。”按,《周书•王思政传》作“投水”。

  • 清风

    读音:qīng fēng

    繁体字:清風

    英语:fresh wind

    意思:(清风,清风)

     1.清微的风;清凉的风。
      ▶《诗•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 霜水

    读音:shuāng shuǐ

    繁体字:霜水

    意思:犹秋水。
      ▶唐·李群玉《大云池泛舟》诗:“九月莲花死,萍枯霜水清。”
      ▶元·姚燧《次韵阎子霁》之二:“霜水收风涛,江船稳归路。”

  • 绳床

    读音:shéng chuáng

    繁体字:繩床

    意思:(绳床,绳床)

     1.《晋书•艺术传•佛图澄》:“迺与弟子法首等数人至故泉上,坐绳床,烧安息香,咒愿数百言。”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