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雁畏空漠,群飞向洲渚。
意思:胡雁害怕空漠,群飞向沙洲。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胡雁》
全文创作背景
《胡雁》是宋代书法家、诗人蔡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襄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首先,蔡襄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当时,北方的辽国和南方的西夏对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蔡襄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争的厌恶。
其次,蔡襄本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在当时享有盛誉。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却并不顺利。他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甚至一度被囚禁。这些经历使他对官场的黑暗面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影响了他诗歌创作的主题和风格。
在《胡雁》这首诗中,蔡襄以胡雁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写道:“胡雁哀鸣夜夜飞,边声四起客心悲。”这里的“胡雁”指的是从北方飞来的候鸟,它们在夜晚发出哀鸣,象征着战争的恐怖和残酷。而“边声四起”则暗示着战火不断,百姓生活艰难。诗人通过描绘胡雁的哀鸣和边声的四起,表达了自己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总之,《胡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蔡襄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它反映了北宋时期战乱频繁、百姓疾苦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这首诗以其简练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蔡襄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