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秋》 往来未得如张翰,欲脍霜鲸碧海东。

往来未得如张翰,欲脍霜鲸碧海东。

意思:来来往往没有得到像张翰,要想切霜鲸碧海。

出自作者[唐]王初的《书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秋天景色,诗人通过对南云、塞鸿、秋云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辽阔和壮美。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回顾,如潘赋、楚歌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句“千时南云度塞鸿”,以“南云”和“塞鸿”为象,描绘了秋天南飞的大雁在天空中翱翔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辽阔和壮美。接下来的“秋云无迹淡平空”,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天空,秋云淡淡地飘在天空中,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 第二联“人间玉岭清霄月,天上银河白昼风”,诗人将目光从天空转向地面,描绘了人间的美景。玉岭、清霄月、银河、白昼风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好。这里的“玉岭”和“银河”分别代表了人间和天上的美景,而“清霄月”和“白昼风”则分别代表了夜晚和白天的美好时光。 第三联“潘赋登山魂易断,楚歌遗佩怨何穷”,诗人通过对潘赋、楚歌等历史文化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潘赋和楚歌都是古代著名的文学作品,分别代表了汉代和战国时期的文学成就。诗人通过这些历史人物和作品,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往来未得如张翰,欲脍霜鲸碧海东”,诗人以张翰为例,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张翰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以才华横溢、风度翩翩而著称。诗人通过张翰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共同构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时南云度塞鸿,秋云无迹淡平空。
人间玉岭清霄月,天上银河白昼风。
潘赋登山魂易断,楚歌遗佩怨何穷。
往来未得如张翰,欲脍霜鲸碧海东。

关键词解释

  • 碧海

    读音:bì hǎi

    繁体字:碧海

    意思:
     1.传说中的海名。
      ▶《海内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隋·薛

  • 往来

    读音:wǎng lái

    繁体字:往來

    短语:来回 往返 回返 来往 来来往往 过往 老死不相往来 往复

    英语:dealings

    意思:(往来,往来)
    亦作“

  • 海东

    读音:hǎi dōng

    繁体字:海東

    意思:(海东,海东)
    指海以东地带。常指日本。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佛法自西土,故海东未之有也。
      ▶天宝末,扬州僧鉴真始往倭国,大演释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