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六月十三日立秋》 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

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

意思:旋转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六月十三日立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风半点无。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是一首描绘夏日暑热和立秋初到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欣喜之情。 首句“暑中剩喜立秋初”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立秋初到的喜悦,因为随着季节的转换,酷暑也将逐渐消退。这句诗通过“剩喜”和“初”两个词强调了立秋的重要性,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炎炎夏日的厌倦之情。 “特地西风半点无”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无西风的夏日景象。西风是带来凉意的象征,无西风则意味着炎热依旧,但这里的“特地”一词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异常炎热的惊讶和欣喜之情。 “旋汲井花浇睡眼”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汲井花以浇睡眼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清凉的渴望和珍惜。睡眼象征着暑热的煎熬,浇灌后的睡眼如同被唤醒,生动地表达了暑热带来的困倦和疲惫。 “洒将荷叶看跳珠”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将荷叶当做镜子,看着荷叶上的水珠跳跃闪耀的景象。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夏日雨水的感激之情,也通过“跳珠”这一形象,展示了夏日雨水的活力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酷暑的厌倦和对立秋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夏日雨水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风半点无。
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睡眼

    读音:shuì yǎn

    繁体字:睡眼

    英语:sleeping eyes

    意思:初醒时犹带睡意的眼睛。
      ▶鲁迅《吶喊•明天》:“他抬头看时,正是蓝皮阿五,睡眼朦胧的跟着他走。”
      ▶杨

  • 井花

    读音:jǐng huā

    繁体字:井花

    意思:见“井花水”。

    解释:1.见\"井花水\"。

    造句:以单性结实的龟井温州蜜柑和自花授粉结实的鄂柑1号橘为试

  • 跳珠

    读音:tiào zhū

    繁体字:跳珠

    意思:喻指溅起来的水珠或雨点。
      ▶唐·钱起《苏端林亭对酒喜雨》诗:“濯锦翻红蕊,跳珠乱碧荷。”
      ▶宋·苏轼《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诗:“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