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明堂庆成二十韵》 和气腾都邑,欢声遍海壖。

和气腾都邑,欢声遍海壖。

意思:和气腾都邑,欢呼声遍及海岸上。

出自作者[宋]周必大的《明堂庆成二十韵》

全文创作背景

《明堂庆成二十韵》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宋代的明堂祭祀有关。明堂,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的场所,也是国家礼仪的重要体现。在宋代,明堂祭祀更是被视为国家盛世、天下太平的象征。 周必大作为宋代的文人和官员,参与了明堂祭祀的活动。他亲身感受到了这个盛大仪式的庄严和神圣,同时也体会到了国家对礼仪文化的重视。因此,他写下了这首《明堂庆成二十韵》,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并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天下太平的美好祝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亲飨严三岁,邦彝重九筵。
祖宗垂统大,天地着功全。
惟睿崇昭报,于时展吉蠲。
发挥皇佑日,润色绍兴年。
稽古千龄契,斋心十日专。
揭名新扁榜,书册屏荤膻。
假庙阴云剥,升禋皓月团。
无风摇烛影,有瑞灿星躔。
不值连宵雨,那彰倏霁天。
贰觞犹翼翼,百拜愈乾坤。
归次徒劳奏,回班特许朘。
贺仪随仗入,霈泽御楼宣。
献胙金丝合,簪花锦绣鲜。
慈皇颜有喜,圣孝古无前。
和气腾都邑,欢声遍海壖。
祺祥应曼羡,寿禄自绵延。

作者介绍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关键词解释

  • 和气

    解释

    和气 héqi

    [friendly feelings] 和睦的感情

    别伤了和气

    和气 héqi

    [gentle;kind;polite]态度平顺温和

    待人和气

  • 欢声

    读音:huān shēng

    繁体字:歡聲

    英语:cheerful sound

    意思:(欢声,欢声)
    喜乐之声;欢唿之声。
      ▶《三国志•蜀志•黄忠传》:“金鼓振天,欢声动谷。”

  • 海壖

    读音:hǎi ruán

    繁体字:海壖

    意思:亦作“海堧”。
     海边地。亦泛指沿海地区。
      ▶唐·柳宗元《南省转牒欲具江国图令尽通风俗故事》诗:“圣代提封尽海壖,狼荒犹得纪山川。”
      ▶宋·苏轼《真相院释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