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次韵》 授简谁当梁苑赋,泛舟聊作剡溪看。

授简谁当梁苑赋,泛舟聊作剡溪看。

意思:为选择谁当梁苑赋,泛舟聊作剡溪看。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又次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冬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首句“吟边莫放酒杯乾”,诗人似乎在提醒我们,在吟诗的时候不要中断,不要停止饮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酒的喜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玉树琼楼不奈寒”描绘了冬天的景象,寒冷的天气让玉树琼楼也显得冷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冬天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 “授简谁当梁苑赋,泛舟聊作剡溪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愿意在泛舟中欣赏风景,而不是沉浸在繁琐的生活中。这表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但知盈尺占丰岁,岂为无氊笑冷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他认为只要丰收就好,不在乎生活条件如何。这表明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乐观态度。 最后,“想得题诗呵冻砚,固应清兴人毫端”,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想象自己在寒冷的天气中题诗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乐观态度。这首诗的语言生动,情感真挚,读起来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吟边莫放酒杯乾,玉树琼楼不奈寒。
授简谁当梁苑赋,泛舟聊作剡溪看。
但知盈尺占丰岁,岂为无氊笑冷官。
想得题诗呵冻砚,固应清兴人毫端。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剡溪

    引用解释

    水名。 曹娥江 的上游。在 浙江 嵊县 南。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 剡溪 。” 明 许时泉 《午日吟》:“我是箇 子猷 乘兴到 剡溪 ,你似箇 远 老忘情过 虎谿 。”参阅《太平寰宇记》卷九六。

    读音:shàn xī

  • 泛舟

    读音:fàn zhōu

    繁体字:泛舟

    英语:go boating

    意思:行船;坐船游玩。
      ▶汉·班固《西都赋》:“泛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颍水》

  • 授简

    读音:shòu jiǎn

    繁体字:授簡

    意思:(授简,授简)
    给予简札。谓嘱人写作。语出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梁王不悦,游于兔园……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唐·韩愈《喜雪献裴尚

  • 谁当

    引用解释

    何人。当,语助词。《后汉书·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天下童謡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穫者妇与姑。’” 唐 岑参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兵马休战争,风尘尚苍茫。谁当共携手,赖有冬官郎。” 宋 王安石 《弯碕》诗:“永怀 少陵 诗:‘菱叶净如拭’。谁当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1.何为,为什么。 唐

  • 梁苑

    读音:liáng yuàn

    繁体字:梁苑

    意思:
     1.西汉·梁孝王所建的东苑。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园林规模宏大,方三百余里,宫室相连属,供游赏驰猎。
      ▶梁孝王在其中广纳宾客,当时名士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