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陈子青翁》 先朝高两监,逸事泣弹珠。

先朝高两监,逸事泣弹珠。

意思:先朝高两监,逸事泪弹珠。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挽陈子青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名叫翁的儒学大师的,他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却依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吟飞鸾鹤,道应马牛,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首句“名德窥三世,沧桑一老儒”,描绘了翁的德行和经历,他洞察历史的三个时代,经历了沧桑巨变,却依然保持着一颗老儒的心,表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 “吟飞鸾鹤气,道应马牛呼”,描绘了翁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他吟飞鸾鹤,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道应马牛,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 “孤愤藏杯斝,深居润画图”,描绘了翁的内心世界。他内心深藏的孤愤,如同杯斝中的酒一样,难以言表;他深居简出,却能够润泽万物,表现出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最后两句“先朝高两监,逸事泣弹珠”,描绘了翁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他曾经在先朝担任高官,与南北两监的李文石齐名,流传下来的逸事如同弹珠一样珍贵。 整首诗表达了翁的坚韧不屈、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和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是一首赞美翁的诗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具有一定的哲理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名德窥三世,沧桑一老儒。
吟飞鸾鹤气,道应马牛呼。
孤愤藏杯斝,深居润画图。
先朝高两监,逸事泣弹珠。
(翁当年应举屡不遇与义州李文石齐名世传南北两监)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逸事

    读音:yì shì

    繁体字:逸事

    短语:逸闻

    英语:anecdote

    意思:谓散失沦没而为世人所不甚知的事迹。多指未经史书正式记载者。
      ▶唐·刘知几《史通•杂述》:“

  • 先朝

    读音:xiān cháo

    繁体字:先朝

    意思:
     1.前朝,多指上一个朝代。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
      ▶宋·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又论濮安懿王,当准先朝封赠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