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漳州于使君罢郡如之任漳南去上国二十四州…》 圣主此时思共理,又应何处救苍生?

圣主此时思共理,又应何处救苍生?

意思:圣明的君主此时思共同治理,又应怎样挽救苍生?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漳州于使君罢郡如之任漳南去上国二十四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漳南罢郡如之任,二十四州相次迎》是一首描绘诗人离开任所,经过各地时的情景,并表达了对百姓的关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的诗。 首联“二十四州相次迎”,诗人经过了二十四州的迎接,描绘出一种浩浩荡荡的离任场景,也暗示了他在各地受到的欢迎和尊重。颔联“泊岸旗幡邮吏拜,连山风雨探人行”进一步描绘了行经途中的景象,船泊岸边,旗帜飘扬,邮吏纷纷行礼致敬,山雨中,人们探头张望,表现出一种浓厚的乡土之情和百姓的敬仰之意。 颈联“月中倚棹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则描绘了诗人月下倚棹、花间饮酒的场景,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和惬意,也透露出他对这次离任归乡的满足和喜悦。而“醉凤城”则暗示了诗人离开任所后的放任自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座城市的深深眷恋。 最后一句“圣主此时思共理,又应何处救苍生?”是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关怀。在国家需要贤能治理的时候,诗人却已经离开了官场,无处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只能通过诗句表达出对国家的关怀和对百姓的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离任归乡途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关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放任自流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漳南罢郡如之任,二十四州相次迎。
泊岸旗幡邮吏拜,连山风雨探人行。
月中倚棹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
圣主此时思共理,又应何处救苍生?
作者介绍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关键词解释

  • 苍生

    读音:cāng shēng

    繁体字:蒼生

    短语:生人 萌 公民 群氓 老百姓 人民 民 庶民 平民 庶 生灵 赤子 国民

    英语:the common people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此时

    读音:cǐ shí

    繁体字:此時

    英语:now

    意思:(此时,此时)
    这时候。
      ▶《后汉书•刘玄传》:“﹝韩夫人﹞辄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唐·白居易《琵琶记》:“别

  • 圣主

    读音:shèng zhǔ

    繁体字:聖主

    意思:(圣主,圣主)

     1.对当代皇帝的尊称。
      ▶《东观汉记•鲍永传》:“今圣主即位,天下已定,不降何待?”唐·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似浮云殢吴·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