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起观雨》 彩丝结缕催端午,又见黄头鼓楫郎。

彩丝结缕催端午,又见黄头鼓楫郎。

意思:彩丝结缕催端午,又见黄头击鼓郎。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早起观雨》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雨叶风枝日夜长,东园秾密欲生光。”描绘了雨后的叶子和树枝在雨中摇曳,仿佛在日夜生长。这句诗以生动的视觉和动态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东园的树木繁茂,绿叶浓密,仿佛要发出耀眼的光芒,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可怜积雨过初暑,更转余寒入晓凉。”这句诗描绘了初夏时节雨后的天气变化。雨水过后,初夏的暑气逐渐升起,但同时,夜晚的寒意也愈发明显,早晨的凉意让人感到一丝寒意。这种天气变化给人一种季节交替的感觉,也让人感到生活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蚕事已成家媪喜,麦畦初泼老农忙。”这两句诗描绘了农家的生活场景。养蚕业已经进入尾声,家中的母亲感到喜悦;麦田里新翻的土地已经准备好,老农又开始忙碌起来。这两句诗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农民的勤劳,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彩丝结缕催端午,又见黄头鼓楫郎。”最后两句诗描绘了端午节的气氛。人们忙着用彩丝编织香包,准备迎接端午节;同时,孩子们也忙着观看龙舟比赛,欢庆这个传统节日。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生活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农民的勤劳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雨叶风枝日夜长,东园秾密欲生光。
可怜积雨过初暑,更转余寒入晓凉。
蚕事已成家媪喜,麦畦初泼老农忙。
彩丝结缕催端午,又见黄头鼓楫郎。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彩丝

    读音:cǎi sī

    繁体字:彩絲

    造句:

  • 端午

    读音:duān wǔ

    繁体字:端午

    英语: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5th day or the 5th lunar month)

    意思:
     1.农历五月初五日。

  • 结缕

    读音:jié lǚ

    繁体字:結縷

    意思:(结缕,结缕)
    草名。俗称鼓筝草。多年生小草,茎细长,在地面随处生细根,互相联结,广覆于地面。
      ▶前蜀·韦庄《定西番》词之二:“芳草丛生结缕,花艳艳,雨濛濛,晓庭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