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古剑》 倘遇拂拭恩,应知剸犀利。

倘遇拂拭恩,应知剸犀利。

意思:如果遇到拂拭恩,应知例犀利。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古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和情感表达方式,描绘了龙泉宝剑的独特魅力和不凡历史。 首先,诗的开头“龙泉闲古匣,苔藓沦此地。何意久藏锋,翻令世人弃。”就以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惋惜之情,描绘了龙泉宝剑被遗忘在角落的场景。苔藓覆盖了剑匣,仿佛在诉说着宝剑被世人遗忘的故事。这里诗人用“何意”一词,表达了对宝剑被世人遗忘的深深遗憾和不解。 “铁衣今正涩,宝刃犹可试。”这句诗描绘了宝剑的锋芒尚未完全退去,仍然具有一定的锐利。诗人用“涩”这个字眼,表达了宝剑尚未完全恢复其原有的锐利,也暗示了宝剑的等待和期待。 “倘遇拂拭恩,应知剸犀利。”这句诗描绘了宝剑的期待和愿望。如果有人能给予它一次拂拭的机会,它就会展现出它的锋利,能够斩断犀牛的角。这里诗人用“剸犀利”来形容宝剑的锋利,给人一种非常震撼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龙泉宝剑被遗忘、等待、期待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宝剑的深深同情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有能力发现和欣赏宝物的人的期待。这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龙泉闲古匣,苔藓沦此地。
何意久藏锋,翻令世人弃。
铁衣今正涩,宝刃犹可试。
倘遇拂拭恩,应知剸犀利。
作者介绍 贾岛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拂拭

    读音:fú shì

    繁体字:拂拭

    短语:擦拭 抹掉 拭 擦 抹 拂 揩 擀 擦亮 上浆 擦洗

    英语:wipe off

    意思:
     1.掸拂;揩擦。

  • 犀利

    读音:xī lì

    繁体字:犀利

    英语:sharp; incisive; trenchant

    意思:
     1.坚固锐利。多指兵器。
      ▶《汉书•冯奉世传》:“然羌戎弓矛之兵耳,器不犀利,可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