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方君节监丞》 我衰君壮飞潜判,何日重寻洛社盟。

我衰君壮飞潜判,何日重寻洛社盟。

意思:我已你壮飞偷偷判,为什么一天重寻洛社结盟。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方君节监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历史、政治、社会等众多主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哲理的思考。 首联“世论喧啾众窍鸣,先贤于此极持平”,描绘了一个喧闹而纷扰的世界,各种声音交错,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社会现象各有不同的看法,但作者在此强调的是“先贤”们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了“极持平”的态度,他们以公正、公平、理性的态度对待世事,为后世的我们树立了榜样。 颔联“坡称淳父文经世,沂惜希文谏近名”,作者引用苏轼对范仲淹的赞扬(范仲淹以文才闻名于世,同时又以实际的政治贡献而著称)和沂水对范仲淹谏言的惋惜(希文是范仲淹的字,沂水是孔子的一处讲学之地),以此表达对才华横溢但只求实际贡献的人的赞美,同时也对那些只求名声而忽视实际贡献的人表示惋惜。 颈联“向去史书将有考,由来公议最无情”,作者表达了对公正历史的期待,认为公正的历史记录将为后人提供宝贵的参考,而公众的议论往往是最无情、最真实的,因为它反映了人们的真实感受和看法。 尾联“我衰君壮飞潜判,何日重寻洛社盟”,作者表达了自己年岁已高,而对方还年轻,但作者期待对方能够像凤凰涅槃一样,振翅高飞,实现自己的抱负。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希望能够再次与对方在洛社重温旧盟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公正、公平、理性的追求和对才华横溢但只求实际贡献的人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世论喧啾众窍鸣,先贤于此极持平。
坡称淳父文经世,沂惜希文谏近名。
向去史书将有考,由来公议最无情。
我衰君壮飞潜判,何日重寻洛社盟。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洛社

    读音:luò shè

    繁体字:洛社

    意思:
     1.宋·欧阳修·梅尧臣等在洛阳时组织的诗社。
      ▶宋·欧阳修《酬孙延仲龙图》诗:“洛社当年盛莫加,洛阳耆老至今夸。”
      ▶清·赵翼《新春招程霖岩汤蓉溪二丈暨庄学

  • 何日

    引用解释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读音:hé rì

  • 飞潜

    读音:fēi qián

    繁体字:飛潛

    意思:(飞潜,飞潜)
    指鸟和鱼。
      ▶宋·沈括《熙宁十年谢早出表》:“陛下德同天地,施及飞潜。”
      ▶明·刘基《自都回至通州寄普达世理原理》诗之二:“飞潜各有适,分得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