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瞻彼南山》 瞻彼南山,有梌有棠,维叶牂牂。

瞻彼南山,有梌有棠,维叶牂牂。

意思:看那南山,有梌有棠,维叶样胖。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瞻彼南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充满了雍容华贵的气氛,描绘了一幅君王与群臣欢宴的图景,表达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瞻彼南山,有梌有棠,维叶牂牂。”以南山的梌树、棠树起兴,形容树叶繁茂,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 “君子之燕,笾豆洋洋,鼎俎将将。”描绘了宴会的场景,君子(指君主或贵族)在宴会上享受美食,笾豆满桌,鼎俎盛满美食,一派繁荣景象。 “百羞阜昌,上下乐康,邦家之光。”此句表达了宴会的丰盛,各种美食堆积如山,上下皆乐,这是国家的荣耀与光辉。 “君子万年,抚有四荒,受禄无疆。”这是对君主的祝愿,希望他能够长久统治,安抚四方荒远之地,享受无尽的福禄。 整首诗气氛热烈庄重,语言华丽丰富,通过描绘宴会的场景,展示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君主的祝愿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瞻彼南山,有梌有棠,维叶牂牂。
君子之燕,笾豆洋洋,鼎俎将将。
百羞阜昌,上下乐康,邦家之光。
君子万年,抚有四荒,受禄无疆。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南山

    读音:nán shān

    繁体字:南山

    英语:nan

    意思:
     1.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诗•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巖巖。”
      ▶《汉书•

  • 牂牂

    读音:zāng zāng

    繁体字:牂牂

    意思:茂盛貌。
      ▶《诗•陈风•东门之杨》:“东门之杨,其叶牂牂。”
      ▶毛传:“牂牂然,盛貌。”
      ▶宋·司马光《瞻彼南山诗》:“瞻彼南山,有梌有棠,维叶牂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