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种兰》
无阶答
无阶答
意思:
没有台阶回答
出自作者[唐]陈陶的《种兰》
全文创作背景
陈陶的《种兰》是一首描绘种植兰花的诗,其创作背景与兰花的高洁品质和作者的人生态度有关。兰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高雅、清贞的象征,因此诗人通过种兰来表达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诗歌也可能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社会的疏离感。总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的心境和追求密切相关。
相关句子
不意栖愚谷,无阶奉诏书。
--
出自《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作者:[唐]张九龄
得罪为何名,无阶问皇天。
--
出自《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作者:[唐]顾况
无阶异渐鸿,有志惭驯鸥。
--
出自《闻韦驸马使君迁拜台州》作者:[唐]长孙佐辅
积贱讵有基,履荣诚无阶。
--
出自《再调考功作》作者:[明]高叔嗣
无阶忝虚左,珠乘奉王言。
--
出自《车》作者:[唐]李峤
问余奚为者,无阶忽上抟。
--
出自《荆州作二首》作者:[唐]张九龄
横琴答山水。
--
出自《首春贻京邑文士》作者:[唐]卢照邻
答穹苍。
--
出自《十二时/忆少年》作者:[宋]无名氏
何以答欢忻?
--
出自《定情诗》作者:[魏晋]繁钦
不能答,笑而已。
--
出自《贺新郎 题钱楞仙同年玉堂归娶图二首》作者:[清]曾国藩
南头问,不善答。
--
出自《渡芦达磨赞》作者:[宋]释大观
诗句原文
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
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
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
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
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
左邻桃花坞,右接莲子塘。
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
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幽人饥如何,采兰充餱粮。
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
地无青苗租,白日如散王。
不尝仙人药,端坐红霞房。
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
美人久不来,佩花徒生光。
刈获及葳蕤,无令见雪霜。
清芬信神鬼,一叶岂可忘。
举头愧青天,鼓腹咏时康。
下有贤公卿,上有圣明王。
无阶答
作者介绍
陈陶[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乱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日。尝遣妓建花往侍,陶笑而不答。莲花赋诗求去,有“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之句。临别,陶亦赋诗以送。相传他后来白日升天而去。(全唐诗作“大中时,游学长安。南唐升元中,隐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升元中距大中中几九十年。陶遣莲花妓事,在咸通中,赠诗已有“老去风情薄似云”句,那得至升元中还在?可知全唐诗不确)陶著有文录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人”。诗人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宋大中时,隐居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其《陇西行》四首之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把残酷现实与少妇美梦交替在一起,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至今仍脍炙人口。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漫游浙江、福建、广东时,曾路过今闽东地区,并留下了《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等诗。
关键词解释
无阶
读音:
wú jiē
繁体字:
無階
意思:
(无阶,无阶)
谓没有门径。
▶三国·魏·曹植《离思赋》:“虑征期之方至,伤无阶以告辞。”
▶宋·岳珂《桯史•淳熙内禅颂》:“堕在山林,无阶上彻。”
无阶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