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安这喜雨》 黍稷固有望,来麰亦未嫌。

黍稷固有望,来麰亦未嫌。

意思:黍稷本来就有希望,来麰也不嫌。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安这喜雨》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雨后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后大自然的清新与生机。诗人以吁嗟开头,表达了对雨水的期盼和喜悦之情。润溽果如占,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带来的湿润和舒适感。黍稷固有望,来麰亦未嫌,表达了雨水对农作物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农作物丰收的期盼。 诗人通过对雨声的描绘,表现了雨水的细腻和清新。声繁清倦枕,气冷入疏帘,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敲打在窗户上的声音和带来的清凉气息。蔓喜龙头举,泉惊虎抓添,则进一步表现了雨水带来的生机和活力,让植物和泉水都变得更加活跃。 在田畴诚最急,花药不妨兼这句中,诗人表达了雨水对田地和花草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最后,诗人以诗伯才盈斛,聊应费笔尖结尾,表达了自己对这场雨的喜悦和感慨之情。 整首诗语言生动,描绘细腻,通过对雨后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清新与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吁嗟方请雨,润溽果如占。
黍稷固有望,来麰亦未嫌。
声繁清倦枕,气冷入疏帘。
蔓喜龙头举,泉惊虎抓添。
田畴诚最急,花药不妨兼。
诗伯才盈斛,聊应费笔尖。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有望

    读音:yǒu wàng

    繁体字:有望

    短语:乐观主义 乐天 开阔 乐观 无忧无虑 自得其乐 达观 开展 明朗

    英语:hopeful

    意思:
     1.有指望;

  • 黍稷

    读音:shǔ jì

    繁体字:黍稷

    英语:maiden cane

    意思:
     1.黍和稷。为古代主要农作物。亦泛指五谷。
      ▶《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晋·葛洪《

  • 固有

    读音:gù yǒu

    繁体字:固有

    短语:老 土生土长 旧 原 初 原来 故 原始 原本 原有 本来

    英语:(v) be intrinsic or inherent to sth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