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便民诗上颜正叔宣慰广东》 蛰虫一逢春,窟穴声阗阗。

蛰虫一逢春,窟穴声阗阗。

意思:冬眠动物难逢春,窟声闻闻。

出自作者[宋]李肖龙的《便民诗上颜正叔宣慰广东》

全文创作背景

宋朝诗人李肖龙的《便民诗上颜正叔宣慰广东》的创作背景主要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生活困境有关。据了解,当时元朝廷向增城当地征兵征粮,赋役繁重,百姓生活困苦。李肖龙对此深感忧虑,于是上书给广东宣慰使颜正叔,反映民情,为民请命。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和关怀,以及对统治者征敛无度的批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枯苗一著雨,田畴绿芊芊。
蛰虫一逢春,窟穴声阗阗。
馀民望小定,甚于饥渴然。
昔何好弄兵,今何知服田。
急流无住鱼,晴空有飞鸢。
干戈未肯息,百里无人烟。
去年科徭重,剜疮在眼前。
父子不相保,悲泣空自悬。
新官榜往催,观者塞市廛。
全活数万众,此恩大如天。
人生能几何,饮啄皆前缘。
聚水盈科进,缺月及时圆。
唯谋官职高,未必子孙贤。
有意行王道,愿言书七篇。

关键词解释

  • 阗阗

    读音:tián tián

    繁体字:闐闐

    英语:Tian Tian

    意思:(阗阗,阗阗)

     1.众多、旺盛貌。
      ▶《诗•小雅•采芑》:“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高

  • 蛰虫

    读音:zhé chóng

    繁体字:蟄蟲

    英语:dormant insect

    意思:(蛰虫,蛰虫)
    藏在泥土中过冬的虫豸。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冬风解冻,蛰虫始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