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故张仆射诸妓》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

意思:黄金不舍不得买蛾眉,挑选得像花三四支。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感故张仆射诸妓》

全文赏析

这首诗《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是一首对古代宫廷生活的深刻描绘,通过对一位美丽歌女的悲惨命运的哀叹,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的不公和无奈的感慨。 首先,诗中提到了“黄金不惜买蛾眉”,这表明这位歌女为了生活,不得不卖身为黄金,即卖艺不卖身,以此换取生活的必需品。这里的“黄金”象征着权力和财富,而“蛾眉”则象征着这位歌女的美丽和才华。 接下来,“拣得如花三四枝”形象地描绘了这位歌女的美丽和才艺,同时也暗示了她在宫廷中的地位并不高,只能得到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的欣赏和认可。 “歌舞教成心力尽”进一步揭示了这位歌女的艰辛和付出。她为了在宫廷中立足,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歌舞,甚至可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力。然而,这样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甚至可能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保全。 最后,“一朝身去不相随”是对这位歌女命运的悲剧性结局的描绘。她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如宫廷斗争、个人恩怨等,被迫离开人世,而无法与那些曾经欣赏和认可她的人在一起。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美丽歌女的悲惨命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的不公和无奈的感慨。诗人通过歌女的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对生命的无力和无奈。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蛾眉

    读音:é méi

    繁体字:蛾眉

    英语:arched eyebrows

    意思:
     1.蚕蛾触鬚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 不惜

    读音:bù xī

    繁体字:不惜

    英语:not stint

    意思:不顾惜;不吝惜。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朝廷无至

  • 黄金

    读音:huáng jīn

    繁体字:黃金

    短语:

    英语:gold

    意思:(黄金,黄金)

     1.指铜。
      ▶《书•舜典》“金作赎刑”孔传:“金,黄金。”

  • 四枝

    读音:sì zhī

    繁体字:四枝

    意思:同“四肢”。
     《逸周书•武顺》:“左右手各握五,左右足各履五,曰四枝。”
      ▶孔晁注:“四枝,手足。”
      ▶《管子•内业》:“耳目聪明,四枝坚固。”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