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社》 忽然箫鼓来何处,走杀儿童最可怜。

忽然箫鼓来何处,走杀儿童最可怜。

意思:忽然箫鼓来何处,到了儿童最可怜。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观社》

全文赏析

这首诗《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是一首描绘农村社日活动的诗,通过对山农祈福迎年的场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同情。 首句“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直接点明主题,描述了社日朝祠的场景,是山农为了祈福迎年而举行的一种具有观赏性的仪式。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欢快、喜庆的基调。 “忽然箫鼓来何处,走杀儿童最可怜”两句,诗人通过描绘突然出现的箫鼓声和儿童们兴奋奔跑的场景,将社日的热烈气氛推向高潮。这里的“忽然”和“走杀”两个词,生动地表现了儿童们急切、兴奋的心情。 “虎面豹头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两句,诗人通过描绘社日中各种不同的表演,如虎面豹头的面具表演和野讴市舞的舞蹈表演,展现了农民们的才艺和创造力。 最后,“王侯将相饶尊贵,不慱渠侬一饷癫”两句,诗人对王侯将相们进行了揶揄,表达了对农民的尊重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这里的“渠侬”指的是农民,“一饷癫”则是对社日活动短暂热闹的描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社日活动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农民们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同时,诗人通过对农民的尊重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表达了对农村和农民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
忽然箫鼓来何处,走杀儿童最可怜。
虎面豹头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
王侯将相饶尊贵,不慱渠侬一饷癫。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忽然

    读音:hū rán

    繁体字:忽然

    短语:陡 忽 冷不防 猝 霍地 霍然 赫然 骤 突如其来 黑马 突

    英语:suddenly

    意思:
     1.不经心,忽

  • 可怜

    读音:kě lián

    繁体字:可憐

    短语:怜 惜 体恤 怜惜 悯 不忍 同病相怜

    英语:pitiful

    意思:(可怜,可怜)

     1.值得怜悯。

  • 箫鼓

    读音:xiāo gǔ

    繁体字:簫鼓

    意思:(箫鼓,箫鼓)
    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梁·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