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陆霭堂求题其远祖放翁遗像》 道家儒家出游侠,放翁孤抱颇似之。

道家儒家出游侠,放翁孤抱颇似之。

意思:道家儒家从游侠,放翁我抱着很似的。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陆霭堂求题其远祖放翁遗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名叫陶集冲的忠义之士,他是一位道家儒家出身的游侠,与放翁有着相似的孤抱。诗中表达了对这位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王师的期待。 首联“陶集冲夷中抗烈,忠义从今欲语谁”,描绘了陶集冲的英勇形象,他面对强敌毫不退缩,忠义之心溢于言表。然而,如今却无人能与他交流忠义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无人理解的感慨。 颔联“道家儒家出游侠,放翁孤抱颇似之”,诗人通过对比陶集冲与其他游侠,突出了他的独特之处。陶集冲既具有道家儒家的思想,又是一位游侠,这种独特的身份使他与其他游侠有所区别。而放翁的孤抱与陶集冲的忠义之心也有相似之处。 颈联“皆奇男子无分别,可怜垂死望王师”,诗人表达了对所有英雄的敬仰之情,他们都是奇男子,无分彼此。然而,他们却面临垂死的命运,期待着王师的到来。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英雄们的同情。 尾联“历劫天留团扇面,起扶名教与论诗”,诗人通过描绘陶集冲的经历,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他经历了无数的劫难,但仍然坚守道义,这就像团扇上的画面一样,历久弥新。诗人希望陶集冲能够继续扶助名教,与诗人一起论诗,表达了对陶集冲的敬仰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陶集冲的赞美和敬仰,表达了诗人对忠义之士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儒家出身的游侠的赞赏和对英雄们的同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陶集冲夷中抗烈,忠义从今欲语谁。
道家儒家出游侠,放翁孤抱颇似之。
皆奇男子无分别,可怜垂死望王师。
历劫天留团扇面,起扶名教与论诗。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儒家

    读音:rú jiā

    繁体字:儒家

    英语:Confucianism

    意思:
     1.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

  • 道家

    读音:dào jiā

    繁体字:道家

    英语:Taoist school

    意思:
     1.我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

  • 出游

    读音:chū yóu

    繁体字:出游

    短语:漫游 周游 遨游 观光 旅游 云游 游历 游览

    英语:go on a journey

    意思:(参见出游)
    见“出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