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平乐·尽日凭高目》 烟光淡荡,妆点平芜远树。

烟光淡荡,妆点平芜远树。

意思:烟雾淡荡,妆点平芜远树。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西平乐·尽日凭高目》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在这个季节中的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就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高处,目光凝视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淡淡的春情绪。春天的景色逐渐展现出来,清明时节的气候变化无常,乍暖还寒。天气刚刚放晴又转阴雨,烟光轻柔地荡漾,装点着广阔的草地和远处的树木。 诗人的情感随着景色的变化而变化,他静静地站立着,思考着。周围的台榭上,莺燕在欢快地交谈着,然而这一切都无法吸引诗人的注意力。他正在寻找春天伴侣的空虚和寂寞中挣扎。他无法到达秦楼的凤吹,楚馆的云约,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期待。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失落感。他独自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只能听到晚上的村落里传来的杜鹃声,这更加强了他的孤独感。这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无奈,它以一种深情而细腻的方式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悲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无奈。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尽日凭高目,脉脉春情绪。
嘉景清明渐近,时节轻寒乍暖,天气才晴又雨。
烟光淡荡,妆点平芜远树。
黯凝伫。
台榭好、莺燕语。
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
奈阻隔、寻芳伴侣。
秦楼凤吹,楚馆云约,空帐望、在何处。
寂寞韶华暗度。
可堪向晚,村落声声杜宇。
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解释

  • 平芜

    读音:píng wú

    繁体字:平蕪

    英语:open grassland

    意思:(平芜,平芜)
    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
      ▶南朝·梁·江淹《去故乡赋》:“穷阴匝海,平芜带天。”
      

  • 烟光

    引用解释

    亦作“烟光”。 1.云霭雾气。 唐 元稹 《饮致用神麴酒三十韵》:“雪映烟光薄,霜涵霽色冷。” 宋 黄庭坚 《题宗室大年画》诗之一:“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还。” 金 元好问 《九月晦日玉村道中》诗:“烟光藏落景,山骨露清秋。” 清 于养志 《不寐》诗:“小苑烟光薄,疏帘月影清。”

    2.指春天的风光。 唐 黄滔 《

  • 淡荡

    读音:dàn dàng

    繁体字:淡盪

    意思:(淡荡,淡荡)

     1.水迂回缓流貌。引申为和舒。
      ▶唐·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诗:“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摺:

  • 妆点

    读音:zhuāng diǎn

    繁体字:妝點

    英语:decorate; dressup; deck out

    意思:(参见妆点,粧点)

    近义词: 打扮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