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龙丘途中二首》 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意思:泪流回到月亮上,可以得到更猿啼?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龙丘途中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汉苑和吴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感慨和忧虑。 首联“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诗人以汉苑中的残花象征着衰败的事物,而吴江的盛夏则象征着新生的力量。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 颔联“唯看万树合,不见一枝开”进一步表达了这种哀愁和无奈。诗人只能看到万树合抱,繁花似锦的景象,却再也看不到一枝独秀,独自绽放的花朵。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已经消亡或正在消亡的事物深深的怀念和惋惜。 颈联“水色绕湘浦,滩声怯建溪”,诗人描绘了湘浦和建溪的景色,水色环绕,滩声不断,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然而,这宁静的景色背后,也许隐藏着更深重的苦难和悲哀。 尾联“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诗人以泪水象征悲伤,以回月上象征时间的流逝,猿啼声象征着悲凉和哀伤。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过去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
唯看万树合,不见一枝开。
水色绕湘浦,滩声怯建溪。
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