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调琴忆崔少卿》 何人解爱中徽上,秋思头边八九声。

何人解爱中徽上,秋思头边八九声。

意思:什么人了解爱中徽上,秋思头边八声。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夜调琴忆崔少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描绘了夜晚调琴时的思绪纷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崔卿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与内心的感慨。 “今夜调琴忽有情,欲弹惆怅忆崔卿。”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调琴时,忽然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想要弹奏一曲来表达内心的惆怅,而这种惆怅的情绪,主要来源于对友人崔卿的回忆。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寂静的夜晚,独自调琴,思绪万千的画面。 “何人解爱中徽上,秋思头边八九声。”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弹琴时的内心感受。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有谁能理解我喜爱弹奏中徽之上的音符呢?这既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热爱,也透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秋思头边八九声”一句,用秋天的思绪来形容琴声,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秋天的韵味,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夜晚调琴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音乐的热爱,以及知音难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使人感受到深深的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夜调琴忽有情,欲弹惆怅忆崔卿。
何人解爱中徽上,秋思头边八九声。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秋思

    读音:qiū sì

    繁体字:秋思

    意思:秋日寂寞凄凉的思绪。
      ▶唐·沈佺期《古歌》:“落叶流风向玉臺,夜寒秋思洞房开。”
      ▶宋·苏辙《次韵徐正权谢示闵子庙记及惠纸》:“西溪秋思日盈牋,幕府拘愁学久骞。”

  • 中徽

    读音:zhōng huī

    繁体字:中徽

    意思:七弦琴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志叫“徽”。居中的一个叫做“中徽”。
      ▶唐·白居易《夜调琴忆崔少卿》诗:“何人解爱中徽上,秋思头边八九声。”
      ▶《宋史•文苑传三•崔遵度

  • 上秋

    读音:shàng qiū

    繁体字:上秋

    意思:孟秋。指农历七月。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又言自二月以来,令各具精甲壮马,将以上秋南寇。”
      ▶胡三省注:“上秋,谓七月。”

    <

  • 九声

    读音:jiǔ shēng

    繁体字:九聲

    意思:(九声,九声)
    五声(宫、商、角、徵、羽)和四清(宫清、商清、角清、徵清)的合称。
      ▶清·蔡桢《词源疏证•古今谱字》:“九声者,五、六、凡、工、尺、上、一、四、合是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