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孤石》 迥若千仞峰,孤危不盈尺。

迥若千仞峰,孤危不盈尺。

意思:尉迟迥若千仞高峰,孤危不盈尺。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孤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坚贞不屈品格的诗。 首句“迥若千仞峰,孤危不盈尺”,描绘了山峰的峻峭和孤傲,仿佛千仞高峰,独立于天地之间,似乎连一尺的支撑都没有。这种孤危之感,象征着诗人所赞美的对象,即贞坚之人的孤独和坚韧。 “早晚他山来,犹带烟雨迹”一句,表达了尽管环境艰难,但总有云烟雨水相助的希望。这里暗示了坚贞之人虽然孤独,但总会有人发现并认可他们的价值。 “贞坚自有分,不乱和氏璧”则进一步强调了坚贞的品质,就像和氏璧一样,无论外界如何改变,其本质都不会改变。这里将坚贞之人比作和氏璧,表达了对其品质的高度赞赏。 整首诗以山峰为喻,赞美了坚贞不屈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坚贞之人的深深敬意。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赞美,将坚贞之人的形象塑造得生动而鲜明,使人感受到他们的坚韧和贞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迥若千仞峰,孤危不盈尺。
早晚他山来,犹带烟雨迹。
贞坚自有分,不乱和氏璧。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千仞

    读音:qiān rèn

    繁体字:千仞

    意思: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
      ▶《庄子•秋水》:“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汉·桓宽《盐铁论•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轻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